“老夫虽然一把老骨头了,但是这点儿舟车还是受得了的。”徐陵的心情显然很不错,笑着说道。
李荩忱微微颔首,搀扶着徐陵坐下。普天之下能够享受这个待遇的,恐怕也就只有徐陵和李荩忱亦师亦友的老人了。
而陪同在徐陵身边的正是蜀汉的新任祭酒、太史令姚察。
姚察本来是南陈的戎昭将军,之前追随李荩忱回到巴蜀之后就一直担任文职工作——实际上他本来就是个文官,之前担任武职也是为了方便能够在大军出动的时候追随做一些行军主簿和接管地方的工作,现在入了巴蜀自然也就重新担任文职。
所谓的文官,实际上大多数都是管理地方民政的,也就只有姚察才算是真正管理教育和学术的“文”官。让他出面来接待徐陵并没有什么问题。
徐陵告老还乡,却跑到了巴蜀,这分明就是来给李荩忱站台的。不过李荩忱现在的行政体系已经完整,唐亦舜、骆牙等人各司其职,已经可以将整个框架支撑起来,所以倒是不需要徐陵再来做多少繁重的事情。
因此李荩忱干脆决定将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的教育这方面交给徐陵。这几乎可以说是徐陵的老本行了,以徐陵的能力和名声,真的想要将巴蜀的教育发展起来,并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配合他工作的姚察也是历史上留名的人物。
人才,实际上李荩忱真正想要借助徐陵来解决的还是人才问题,无论是任何时候,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可是巴蜀之前在整个南北朝的割据版图上实在是太不起眼了,就算是李荩忱推行了很多鼓励政策,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的人才。
而利用徐陵的名声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同时李荩忱也必须要发展巴蜀内的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年轻人和儿童,更需要针对现在已经在重要岗位上的人。
今天在军营视察的结果告诉李荩忱,将士们需要加强思想教育,而将官也需要加强教育,尤其是在对于如何才能教导士卒上,毕竟就算是行军主簿再厉害,也不可能一个人照顾成百上千的将士。
而李荩忱还不知道草创的文官体系之中会不会也有类似的问题,毕竟相比于军队,文官们更是已经身在“战场”上了,这也让李荩忱就算是发现了小问题也不敢贸然做出改变。尤其是现在官制还延承的南陈,在很多地方上都有混乱,更难发现问题所在。
想想还真的让人头大。
“谢殿下!”
“你们几个幢将,为什么不清点人数,如果在战场上少了人怎么办,这个人会不会是敌人的斥候或者内奸?!大军的行踪会不会就因此而暴露?!”李荩忱冷哼一声,“自己心里清楚,萧世廉!”
“在!”
“一人关一天禁闭!”
“诺!”几名仗主和幢将都苦着脸答应。
禁闭绝对是军中最不愿意见到的刑罚,实际上就是面壁思过,据说发明这种刑罚的就是眼前的这位汉王殿下。把人关在小黑屋里面一天,吃喝拉撒都在里面,更重要是除了四面墙壁之外什么都没有,甚至连光照都没有。
如果不是军队之中的将官多数还是有一定自持能力的,恐怕这样下去非得疯了不可。可是即使是如此,军中听到关禁闭也是两股战战。也因为这个原因,这几名将领下手的时候可以说是毫不留情,打的几名士卒哀叫连连。
“打完之后,让这几个幢将亲自上药,免得再记恨上了。”李荩忱低声吩咐萧世廉一句,转身大步向校场中走去。
萧世廉不由得苦笑一声,打一棒槌给一根胡萝卜,论拿捏心思,恐怕军中还没有谁能够比得上李荩忱。
“继续训练!”李荩忱朗声说道。
围观的将士们在将领统一的号令声中快步离开。
——————————-
在军中匆匆用过饭之后,李荩忱向萧世廉和韩擒虎叮嘱几句,便返回了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