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李荩忱紧接着将目光转向唐正良,春耕实际上才是他现在最担心的事情,春耕成功的话,那么李荩忱就有了足够征战天下的资本,而如果春耕出现什么差错,李荩忱就只能继续再等一年。
民以食为天啊。
“全部安排妥当了,等到元宵节后就可以着手布置,到时候殿下应当祭拜天地、击碎春牛。”唐正良站起来,胸有成竹。
“好!”李荩忱一点头,很是满意,而唐正良也悄悄松了一口气,殿下对春耕的重视大家都清楚,若是自己搞出来什么差错,这仕途恐怕就要到头了。
“除了春耕之外,某最担心的就是南中,因为我们无疑是在开拓一片新的土地。”李荩忱话锋一转,目光也紧接着落在杜齐的身上。
相比于当初的那个敢打敢冲的少族长,现在的杜齐看上去无疑成熟了很多,而久在南中奔走,也让他的皮肤晒得黝黑,看上去颇有几分威风。
现在李荩忱所掌握的和南中几乎所有的联系都是杜齐一手促成的,而也正因为杜齐身为巴人首领的身份,也让南中各个部落天然的亲近他。同时杜齐也很聪明的在为南中带去了实打实的好处,比如金银,又比如工匠之外,还积极的帮助他们规划未来的发展蓝图。
这些南中部落在蜀汉灭亡之后,骤然离开了华夏统治、一切基层组织都已经完全混乱,甚至归于野蛮。
有读书学习的机会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很重视的,毕竟在这个时代,读书学习对于一些贫苦家孩子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导致很多贫苦人家对此抱有怀疑的态度,毕竟从来没有官府会这么好心的给百姓子弟提供这个机会。
因此还是很有必要将官府的政策宣传下去的。
想到这里,李荩忱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叹息一声,这一切当然也是在以自己的信誉作担保。不知道自己的信誉还要被用去担保什么事情多少次,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经历了乱世的百姓对于朝廷实在是没有多少信任,在他们看来朝廷如果不剥削他们就算好的了,怎么还能奢望朝廷能够给他们带来好处。
而李荩忱个人就不同了,李荩忱的惠民政策可都是实打实落实下去的,更重要的是李荩忱本身作为一个常胜将军,在民间已经是英雄人物般的存在,百姓对于他的话自然多是信服。
包括之前的钱庄也是在以李荩忱的信誉为基础,否则各大世家必然不会对钱庄如此支持。
想到这里,李荩忱紧接着看向唐亦舜:“现在钱庄建设的怎么样?”
显然这是一件令人顺心的事,唐亦舜笑着回答:“殿下还请放心,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等到春耕前后,成都这边的钱庄也能运行,现在倒是得担心钱币的铸造能不能跟得上的问题。”
李荩忱微微颔首,既然使用钱庄,那就意味着钱币的样式必须要统一或者局限在几种,可是乱世之中很多地方的商贸都已经沦为以物易物,甚至就算是使用钱币的地方,也多数都是当地政府甚至是商贾自己铸造的钱币,分量和样式都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统一货币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南部郡、巴郡等地的钱庄却已经开始以等值的方式回收货币,因为有官府和当地世家带头行动,再加上大多数的钱币实际上都在世家和商贾手中,平民百姓手中的很少,所以钱币的回收尚且算顺利。
但是毕竟钱币回收之后再铸造还是需要一定的耗费的,并且新铸造的钱币都要统一大小规格和重量,和原来那些单薄如纸却能够一个顶十多个甚至成百上千个普通铜币的“大泉当十”、“大泉当千”(作者按,古代钱同泉)必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