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三章 祁山风起

权倾南北 然籇 2264 字 2024-04-20

“于翼带兵,人数在万人左右。”

“老对手了啊。”杨素笑了一声。当初李荩忱出天水占据西北的时候,就是于翼和于玺父子率军挡在了萧关和李荩忱对峙,如果不是李荩忱的动作足够快,恐怕现在西北在谁的手中尚且难以预料。

“现在还不知道是想要虚张声势还是真的打算开战,”牛弘担心的说道,“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某马上就要率军北上前往汉中,接替徐德言镇守汉中,同时防备剑阁后路。”

杨素沉声说道:“现在蜀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兵马之中多为新兵,反观之下,于翼手中的兵马虽然不多,却都是和宇文宪打了有些年头的老兵,贸然开战对我们不利。”

“硬着头皮也得上啊,西北不能丢。”牛弘苦笑一声,“当时陛下不惜以身犯险前往西北,就是为了打通从蜀中到西北马场的道路,只要西北在我们的手中,我们就可以组建骑兵,否则单单凭借步卒,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北上。”

杨素微微颔首,西北贫瘠、人烟稀少,甚至还得需要蜀中通过祁山道不断的向西北输血才可以,但是西北祁连山下的战马却是不可或缺的资源,也是现在掌握在汉人手中的为数不多的资源。随着突厥人南下,原本传统的河套等马场都已经落入突厥人的手中,也就只有宇文宪还能掌握晋阳以北的马场,无论是杨坚还是宇文宪,想要获得的大批的战马资源就只能通过突厥人。

“可是据某所知,现在西北的马场实际上产出也不高?”

牛弘出身安定牛氏,对于西北的情况自然清楚:“没错,北朝初年,西北也是战火纷飞,一直没有安宁过,很多天然的马场都荒废了,只剩下少数的几个还能出产马匹,可是你也知道,可不是任何马匹都能够当做战马来使用的,真正能够作为战马的,一年也就是几百匹。”

杨素眉毛一挑,有些诧异:“这么少?”

“所以陛下虽然对我西北各个世家在当时的逡巡不前非常不满,但是终究不敢把我们怎么样。”牛弘有些无奈的说出了真相,“就是因为想要重建这些马场,还是离不开我们这些懂马的人。”

找读书人,那里可就是一批一批的读书人。

“你们可以派人过来宣讲,老夫会配合的。”徐陵当即说道。实际上他在学院之中注重于对读书人的体能、剑术等等培养,也未尝没有这样的心思。

现在朝廷实际上在文官方面并没有太大的缺口,新的行政区划实行了之后,很多冗杂和重叠的官职都被去掉,对于人才的压力自然也就减少了很多。再加上现在李荩忱还没有完全明确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底应该如何安置,所以作为山长,徐陵必须要给自己的这些弟子们谋求一个后路。

从军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

在这个时代,军队中的主簿位置超然、军饷丰厚,而且还能满足很多人投笔从戎的愿望,平时的工作也不算非常劳累,主要就是给士卒们上课还有写战报什么的,不需要跟着军队训练,甚至才能够教书育人,这绝对是很多寒门子弟求之不得的,而对于世家子弟来说,能够凭借这个机会进入军中谋求一个上升的台阶,也不失为良策。

要知道所谓的世家子弟,可不都代表着可以高枕无忧,一些规模庞大的家族,比如徐陵的吴郡徐氏,数百年传承,早就已经开枝散叶。

家族之中的庶出和旁支虽然还顶着徐氏的名号,但是除非才华出众,否则很难再顶着家族的名号享受什么社会上的偏爱,九品中正制的官员推荐一般和他们也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还不如另辟蹊径、进入军中。

杨素显然也是拿捏到了这一点,所以根本就不担心招不到人。而作为山长的徐陵也愿意做这个顺水人情。

“多谢孝穆公了。”杨素郑重拱手。

徐陵捋着自己的胡子摆了摆手:“老夫已经老了,能做的不多了,力所能及吧。”

看着徐陵缓缓离去的身影,杨素一时无言。而杨约在旁边低声说道:“这真是······令人看不透。”

“他经历的沧桑太多了,所以心态远比我们复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对我们,对这个新的王朝,他并没有恶意。”杨素淡淡说道,“这不过是一个想要为结束这乱世多做些什么的老人,我们没有必要怀疑他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