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既然自己来了,不过既然现在的形势也都已经摆成了这个样子,李荩忱就算是硬着头皮也得上了。
又听欧阳莫说了几处已经取得突破的细节,李荩忱在陈叔慎的陪同下走到船厂外的码头上,八百里洞庭一望无垠,水面上不时有白帆点点。而李荩忱沉声说道:
“现在船厂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还是缺人。”陈叔慎斟酌说道,李荩忱也不是神人,当然不可能帮他们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既然李荩忱问出来了,自然也就是说真的有什么棘手的困难他也不会坐视不管。
“缺人倒是不用担心,”李荩忱微微颔首,“大军破百越,有大量的俘虏无处安置,正好把他们全部拉到船厂之中作为壮丁。不过船厂也得做好随时南下的准备。”
“南下?”陈叔慎一怔,“陛下是说岭南?”
“岭南有良好的港湾和木材,同时冬天又几乎不会有结冰的问题,是打造和训练船队的最好地方。”李荩忱沉声说道,“岳阳船厂终究只是一个打造内江船只的地方,未来要逐渐转为民用,而岭南才是打造我们赖以征服四海的巨舰之地。”
顿了一下,李荩忱也害怕陈叔慎好高骛远,补充了一句:“当然这是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之间的规划,欧阳大匠已经年迈······有可能见不到那一天了,所以这些规划你知道就好,就不要刺激他老人家了,朕这样说也是要告诉你,好好干,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一想到自己主持的战船能够纵横四海,陈叔慎就觉得一股血气涌了上来:“陛下放心!”
好在朝野内外也都知道水师船只的重要性,再加上巴郡船厂实在是产能有限,也急需在大江中下游寻找新的地方组建船厂,朝廷、水师还有船厂各方一拍即合,所以岳阳船厂的建造非常顺利。
湖风阵阵,迎面吹来,带着清爽之意,而崭新的船坞之中,几名工匠正在指挥着壮丁把粗大的木头拽上船台。湘州以南就已经多是大山荒芜之地,岳阳这个地方还真的不缺木材,这些家伙在上游砍伐了木头之后,就直接让其顺流而下,直达洞庭,再由船队拦截打捞,运到船厂这里。
“我们的人已经深入南方大山,考察需要的木材,预计两个月之内可以让木材的来量增长一倍。”跟在李荩忱身边的年轻人有些拘谨的说道。
这是新任工部郎中、岳阳船厂主持陈叔慎。
当然也是前陈岳阳王。
陈叔慎在之前的豫章之战中非常合作,这个郎中的职务也算是对他的奖赏,当然了陈叔慎年纪还轻,更多的是代表朝廷的意志,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真正在主持船厂各项工作的实际上是李荩忱自己也有好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了的欧阳莫。
欧阳莫可以说是一个一心要搞工业的人,他从蜀中北上汉中再转向襄阳,最后南下湘州,可以说他走到哪里,大汉的工坊就建设到哪里,甚至为了能够亲自丈量每一寸土地、监督每一个工程,欧阳莫自己还放弃了工部尚书的职位。
岳阳船厂可以说是大汉在未来一年之内最重要的工程项目,欧阳莫自然亲自盯在这个地方。
“陛下,现在我们的造船技术正在改善。”等陈叔慎说完了之后,欧阳莫就按捺不住了,“尤其是拿下江南之后,我们又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造船工匠,打造出来的战船要比之前更是牢固。但是也不是没有一些问题······”
李荩忱看着这个说到船厂就两眼放光的老人,微笑着说道:“有困难就可以直接向陈卿家说,朕把他放在岳阳船厂,就是让他负责来传递问题、解决问题的,当然了如果陈卿家哪里做的不好,欧阳卿家你尽可以向朕反应。现在船厂的产量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