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裘微微缩了缩脖子,艰难的说道:“武关不可能,但是南阳或许还可以谈一谈。”
李荩忱手中最大的武器,除了兵马之外就是快速扩展的商贸。
这一次之所以李荩忱能够很快速的从汉中向西北转运大量的粮草和兵马,同征发商贾的车队有很大的关系,甚至这些商贾都是自掏腰包支持官府的行动,当然作为报酬,他们的脚步也紧跟着进入了西北,和垄断西北经济的西北世家们相抗衡。
所以李荩忱和杨坚谈判,每一次落脚实际上都是在商贸上,他想要通过商贸来一点一点的侵蚀关中,毕竟杨坚控制的地盘在三家之中是最小的,对于外来商品的依靠也就更大,所以这实际上也算是李荩忱在帮杨坚“解决问题”。
当然这通商到底谁得到的好处更多,历史上已经有明证。
而这一次李荩忱看中的正是南阳,让杨坚把南阳作为通商的地方,既等于让杨坚主动打开了南阳的大门,同时也不会因为直接把手伸到关中而引起杨坚太大的警觉。
当然了本着漫天要价的态度,杨约很干脆的把武关也加了上去,果不其然柳裘很干脆的退了一步,保住武关显然要比南阳来的重要。
实际上杨坚给他的吩咐也是尽量确保关中的安全,关中之外的利益可以作为谈判的筹码。可是想想关中之外,现在也就只有函谷关到桃林塞这对抗宇文宪的前线以及南阳郡这一处地方还在杨坚小朝廷的掌控之中了。
这也让柳裘心中升起浓浓的危机感和无奈,这一次只是打开了南阳的大门,下一次会不会就要把南阳拱手相让,而再下一次又是哪里?关中也就只有那么大,有多少可以相让的?
更何况谁能保证签订了和约之后李荩忱就会一成不变的遵守?
在这乱世之中,什么道德伦理,早就已经被丢到九霄云外去了,要是杨坚露出来什么明显的破绽,李荩忱哪怕是刚刚签订了和约、墨迹未干,也会很干脆利落的抽出刀子捅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