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会在大司马门上张榜,为了防止引起百姓争相观看的骚乱,榜是挂在城门上的,上面有什么字根本看不清楚,而具体放榜消息则由建康府专门派人上门报喜。
“砰,殿试第四名,徐法言!”远处的声音能够听的很清楚,敲锣打鼓,好一番热闹。
会馆之中很快就有人跑回来报信。
参加殿试的三十六个人之中,朝廷会选出来十二个人赐进士,其中前三名为一甲,分别称之为状元、榜眼和探花,总称进士及第,总计三人,之后四人为二甲,总称进士出身,再之后五个人为三甲,总称同进士出身。
虽然人数和历史上稍微有所不同——历史上明清的进士人数还要更多一些,不过明清时期那是实打实的全民科考,而大汉的第一届科考,参加考试的人数远远少于明清时期的任何一届,所以选取出来的人当然也要稍微少一些。
会馆之中的气氛顿时凝重了几分。
报信的人已经来过很多次了,现在就剩下三个名额,也是最高的三个名额了。
可是还是没有听见杜淹的名字。
所以大家难免会越来越紧张。
“徐家的长子也算是出人头地了啊。”为了缓和气氛,一名久在都中的商贾忍不住感慨道。
大家微微颔首。
徐法言考取第四名,倒在意料之中。徐法言是徐陵的嫡长孙,是徐家最正统的继承人,只不过由于他爹徐俭早年有从陈叔陵而和李荩忱为敌的黑历史,所以徐法言反倒是入仕途没有那么顺利,再加上他年纪大了,后来入书院也不合适,反倒是一直闲在家里。
甚至都不如他的弟弟徐德言,现在已经身为一方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