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2章 财政补贴

权倾南北 然籇 1182 字 2024-04-20

难道自己说的有什么问题么?

“没,没事。”李荩忱摇头,“说的不错,要不下一任商部尚书就交给你了?”

“陛下开什么玩笑!”尉迟炽繁轻轻推了他一下。

“怎么不可以呢。”李荩忱一笑,“现在的商部尚书唐正良,当初不也是被朕赶鸭子上架,你看现在做的不也不错?更何况你这么有经验、有见解,自然能够主持起来商部。相比之下,黄琦他们应该放在别的地方更加合适。”

唐正良作为文官,当初是因为出身巴蜀世家,和巴蜀商贾们方便直接联系而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上的,现在大汉的商贸体系,也都是他带着人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可是黄琦等人作为后来者,实际上也只是正常的工作调动罢了,不会在这个位置上停留太久的时间。

相比之下,自从内府组建之后就一直在负责内府的财政、商贸投资等等问题的尉迟炽繁,显然在思路、看法以及经验上都要胜过黄琦等人。

她,的确比商部的侍郎们更合适接任商部尚书。

尉迟炽繁只是一笑。

她当然知道在自家陛下心中,女儿家也可以撑起来半边天,但是女儿家进入朝堂成为一部之尚书,还是想想吧,至少自己这一代应该看不到了。

不过尉迟炽繁也看到了希望。

女人也能够在社会的发展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不再是男人的附庸,作为一个生性本来就要强的人,她是乐意于看到这些的。

毕竟没有任何人愿意让自己真的变成另外一个人的附庸,甚至是礼物。

人,无论男女,都是有思想的。

李荩忱也知道自己就是过过嘴瘾。

自己能够组建起来一个内府,就已经打破了很多常规了。

社会整体风向和思想的转变,到底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温水煮青蛙,慢慢来。

今天实际上真正让李荩忱有所感慨的,是尉迟炽繁所提出的这两个思路。中央政府给予商贾们财政补贴,鼓励他们去建立起来对外的贸易网络,接着再把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网络对接,由地方政府鼓励本地商贾们参与到对外贸易中,形成层次分明的贸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