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辆联邦军战车鱼贯而去,很快便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诱饵已经抛出,陷阱必须加紧布设。在霍泽森少校的指挥调度下,侦察营所属各连整装出发——此番设伏痛击敌军装甲部队,魏斯设想的核心战力是警卫团所属炮兵营,考虑到炮兵部队移动不便,他将伏击地域选定在炮兵营的射程内。伏击阵地呈阔口半圆形,炮兵营居中,侦察营占据侧翼,待己方装甲连将敌人引来,便以照明弹锁定敌踪,阵地枪炮齐发,完成诱敌任务的己方装甲连快速绕过阵地,跟战车营余部会合,争取抢在敌军撤退前从侧后发起合击。
一个临时制定的作战计略,就必须这样简单、易行,快速、有效。
回到营部,魏斯确认各项部署均已展开,遂与后卫部队一道出发,奔赴设伏作战地域。行军途中,他数度登高望远。战1连在穆斯德根的带领下直奔目标而去,但是在此期间,敌军装甲部队连续移动,似乎攻击了联邦军队的一处驻地,而后跟一群散兵会合,其位置距离兵团司令部变远了,可这并不意味着威胁的消除。要知道兵团司令部的下一个落脚点位于战线后方,需要一口气跋涉二三十公里,甚至更远。纵使警卫团辖有一整个战车营,能够挡住敌军装甲部队的冲击,一旦发生战斗,谁也无法确保兵团司令部人员的安全。
抵达设伏地域后,魏斯带了一名通信兵,马不停蹄地察看侦察营和炮兵营各处阵地。由于炮兵营此前已经接到了准备转移的命令,小范围的移防和调整速度较预期的要快,野战炮连和速射炮连基本就位,唯一的问题是弹药——各连基本上只配备了一到两个基数的弹药,若要进行战场补给,不但耗时较长,而且会影响到整个警卫团的掩护转移任务。
在魏斯的作战计略中,请君入瓮是为了消除当前最大的威胁,这仅仅是前半段,后半段是在兵团司令部的移防路线上布设一系列的临时火力支撑点,为凯森将军及其司令部的移防构设“救生圈”。这些火力支撑点,一部分可以联络调度原驻防部队,由他们指派步兵炮兵进行策应,另一部分需要警卫团炮兵营前去填补,维持这部分火力支撑点所需弹药,必须由警卫团的辎重车辆提前运去。
把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报告给团部之后,魏斯回到了侦察营新设的营部掩体,跟霍泽森少校一起等待这场伏击战的开始,然而没过多久,从团部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战1连突袭诺曼装甲部队并成功将其击溃,此战击毁敌军战车二十多辆,毙伤敌兵数百人,俘获近百。
突袭成功?击溃敌人?喵了个咪的,这是什么情况?穆斯德根学长这也忒猛了吧!魏斯瞠目结舌,他飞快地爬到掩体上方,眯眼观察战局,结果正如报告所描述的,战车营战1连得胜而还,视线可及之初已无敌军部队。这……究竟是穆斯德根太过骁勇,还是诺曼人不堪一击,亦或是敌军有意为之?这场伏击战的必要性,就此不复存在了么?接下来是继续观察敌情,确认无恙再进行移防,还是果断调整策略,让兵团司令部迅速转移?
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若是从前,他可能快刀斩乱麻地做出决断,但决断并不意味着决胜,有可能存在瑕疵、漏洞乃至致命缺陷。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他愈发深切地体会到,作为部队指挥官或战术谋划者,得出任何结论、做出任何决定前,都应该经过理性的思考、权衡乃至逆向的推论,从而将主观失误的发生概率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长官,是我,霍泽森,有紧急军情向您汇报……西南方向发现诺曼军队装甲部队,离司令部只有5到6里,是的,距离非常近,一旦兵团司令部开始转移,它们将是一个非常致命的威胁……我们确实有应对办法,事实上,这是我的参谋官克伦伯-海森代理上尉想出来的——派一支战车部队前去诱敌,把它们引入我们的伏击圈。用不着打歼灭战,只要打痛它们,把它们驱走就够了。此外,为了确保兵团司令部转移途中的安全,我们需要沿途部署火力压制点,每个压制点预先布设野战炮和机关炮……在兵力不够的情况下,建议采取移动式的布防策略……是的,如果需要的话,我这就派他去您那里当面陈述……”
营部掩体里,霍泽森少校通过战地有线电话向团长汇报。就在刚刚,魏斯相当实在地贡献了一个切实可行的作战计略:牧羊人握紧棍棒,把附近那头野狼骗来狠揍一顿,只要将其赶走,立即掩护羊群转移。
通话过程中,霍泽森少校的眼睛不时地往魏斯身上瞟,接着,他遵从电话那头的指示,招呼魏斯过来跟团长通话。
之前作为侦察营的特别联络官前往警卫团部,魏斯跟团长有过面对面的交流。正是他的初步侦察报告,让团长和团参谋长对战况的恶化有了清醒的认识,及时向兵团司令部发出了警示。
魏斯接过电话:“您好,长官,我是克伦伯-海森代理上尉……”
刚刚自报家门,电话那头的男中音便打断了他的话,急匆匆地说:“我们的任务很紧迫,代理上尉,告诉我,实现你的战斗设想需要多少装甲部队?需要多少时间?”
魏斯想了想:“敌人是一支连级规模的侦察战斗部队,我方需要派出至少一个装甲连的兵力,跟敌人交火后佯装败退,把它们诱入我方野战炮和机关炮的覆盖范围。至于时间,长官,这要看我们的装甲部队什么时候到位了。如果顺利的话,一个小时足够解决问题。我的设想是越快越好,时间一长,就怕出现新的状况。”
电话那边的声音稍稍停顿了一下:“好,克伦伯-海森代理上尉,就凭凯森将军对你的褒扬和推崇,我授予你行动指挥权,从侦察营和炮兵营抽调你所需的部队。一个装甲连将立即出发,五分钟后抵达你处。”
“是,长官,我一定全力以赴,保证不让您失望!”
自从军以来,魏斯并不是没有得到过大展拳脚的机会,在边境战役和贝拉卡瑟隘口之战,他竭尽所能,表现可圈可点,但离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还是有那么一些差距。来到这里,得到了兵团司令的认可,又被警卫团长寄予厚望,虽说不至于像初哥一样心潮澎湃,胸中还是有股振奋之气在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