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娘娘先天之神,道祖弟子,修为已至于亚圣,只要潜心修行,最多几个元会,就能安然证道。可她为保全那宇宙安危,浑然不顾圣位大道,以身补天,这才是大情怀!这才当的上一个‘圣’字!”
在太一道人的理解之中,‘圣’,不是法力,不是神通,不是出身。也不因狠毒、算计而不得。圣,需要的是大情怀,大慈悲。尤其是天道圣人,一切当以宇宙、自然、万物、万灵为主,以保证宇宙的和谐成长。
就像那为人诟病的西方教两位圣人,说他脸皮厚也好,说他下作也罢,可这二人发下大宏愿,四十八条,每一条无不如此。
又如三清道尊,自盘古宇宙生灵爆发,人道大成以来,无边教化,无不在这三位圣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三位圣人促使宇宙繁荣,功莫大焉。
鸿钧道祖传道天下,开先天之未有,是为道祖,合于天道。
六尊圣人或补天,或教化,代天道孕育众生,方才是圣人!
又说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无情,也是大情怀。因为圣人眼中,看到的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种族,而是整个宇宙。
太一道人自顾说着,心里竟感悟颇多。他自以道祖尊位为志愿,现在回想对比自己的作为,才发现疏漏实在太多。
他自以作为足够,却才发现,所作所为,眼界仍局限狭小。要作道祖,这天地万物都要纳入心中。可他心中如今装的,哪里有天地万物?
打打杀杀,算不的什么。为了大志愿,就算将这多元宇宙半数生灵灭绝,眼皮都不会眨一下。怕就怕自以为做得好,实际上偏离了大道。
忽然之间,太一道人就停了下来。
圣母人等回味一番,才恍然发现,不由道:“继续说呀!”
太一道人怔了怔,将心头明悟烙印深刻,这才笑道:“女娲娘娘以身补天,近乎身陨,然鸿钧道祖如何能看着自己这个弟子陨落?于是道祖出手,将娘娘救下,钦赐圣道,助她证道成圣。”
“就这么成圣了?”太冥圣母眨了眨眼睛:“鸿钧道祖赐下的?”
太一道人摇头失笑:“这圣位如何能赐?只是这个说法罢了。女娲娘娘已悟得圣人圣心,陨落前夕已有圣人道心,道祖救她出来,成圣自然是水到渠成。”
“那鸿钧道祖之前为何不出来?”圣母又问出疑问:“他既合身天道,法力无边,神通浩瀚,不说补天吧,至少能阻止共工和祝融之争!”
太一道人笑道:“道祖心思,我如何明白?可只要细细一想,也非是不能找出一些蛛丝马迹。首先,那共工祝融之争,乃道祖弟子挑起。道祖却去阻止,算怎么回事?其次,那一次量劫,乃是完全确立道祖所开创仙道的转折性一战,非战不可,如何能阻止?”
“至于补天师父有事,弟子服其劳。况且此事是诸弟子引起,自然要他们去了结这个因果。反正道祖端坐紫霄宫,真到了无法收拾的时候,他自然会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