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便取出一卷地图,道:“先至通州,然后掉头南下,由固安,入保定府、过真定、顺德、广平,至大名府,直扑开封。”
言罢,传讯者又取出一封书信,交于赵昱,道:“这是李军师嘱托交付参将的书信,小人不敢观瞻,参将大人自观之。”
于是退到一旁。
大军行进不提,赵昱自策马立在路边,打开书信,一目十行,几个呼吸的功夫,就把信中所书,看了个通透。
斟酌片刻,赵昱把书信递给一旁杨和,道:“你先看看。”
杨和只觉赵昱信任,信中感激,连忙接过书信很快看完。
赵昱便问:“你认为,我该怎么做?”
又道:“李军师言道,闯贼围开封,献贼东下亳州,侧里英、霍山区有革左五营流贼。流贼大略形势如此,是先奔开封破闯贼,还是绕道东下,至亳州,破献贼、革贼?”
杨和合上书信,沉吟片刻,道:“流贼不比鞑子,一个‘流’字,便可说明一切。以属下只见,未免流贼复起,须得一战而尽全功。”
他目光灼灼,望着赵昱:“李军师来信,用意很明显。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参将领大军五万,正是要参将灵活作战,不被流贼牵着鼻子走。”
“你是意思是”赵昱略略思忖:“当东下亳州,先破献贼、革左?”
“然也。”
杨和道:“闯贼围开封。开封乃中原重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若得寻常,自当该奔开封解围。然则却不能保证一定能将闯贼全数剿灭。就算开封一战,能将闯贼剿灭,是时献贼、革左必定得到消息,一旦遁走,便就是个难事了。”
“不如先悄悄绕道,东下亳州,破献贼、革左。献贼、革左知开封重要,定料想不到朝廷援军不去开封却奔亳州,毫无防备之下,必败无疑。”
“然后回师北上,与太子一南一北,两相夹击,闯贼必败。”
“如此,方能将流贼一网打尽也!”
杨和说的是神采飞扬,赵昱听的是连连点头。
“言之有理!”
抚掌道:“既如此,便先去亳州。”
然后摆手招来传讯者,道:“我意统兵东下,绕道至亳州,先破献贼、革左。然后挥师北上,与太子夹击闯贼,一战而尽全功。”
详细解释一番,赵昱道:“你且再跑一趟,去京师将我的打算告知李军师与赵公明先生。请军师与赵公明先生安排东下粮草供应。”
那人一听,犹豫了一下,道:“可太子那里”
“无妨。”赵昱微微一笑:“太子是知道的。”
这人才舒了口气:“小人这便回京师。”
于是赵昱大军到了通州,眼看前面就是京师,却连夜转道南下,一夜急行军,便就入了保定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