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剑尊归来,就有一人开口:“掌教师兄,这少元仙尊来者不善。她名为邀请,实为招安。若师兄答应前往太元界,怕是我剑派道统,就要归于太一教门了!”
灵虚剑尊叹了口气:“然则又能如何?太一教门势大,我太清剑派如何能与之相提并论?休说那太一至尊,单单少元仙尊,我阖派上下怕都挡不住哇!”
“掌教师兄休要长他人志气!少元子虽是金仙之尊,然则我太清剑派个个剑仙,宁折不弯,又哪里怕了她来!?”
“胡言乱语。你莫非要与太一教门火并一番不成?到头来道统湮灭,你如何与祖师交代!?”
有剑仙喝道:“掌门师兄,依我之见,合纵连横才是道理。血海魔教不正有此意?何不应了冥河魔主?合我两教之力,想必太一教门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话倒是得到不少支持,有人道:“言之有理。血海魔教两尊金仙,太一教门虽强,也不敢轻忽。”
“谬矣!”有人不赞同:“血海魔教虽有金仙,但比起太一教门,却差了太远。就算把我等捆在一起,又能如何?我辈虽是剑仙,但只在金仙之下,还有些锋芒。对那金仙之上的人物,可毫无办法。”
剑仙之道,乃是旁门左道。寄托道心于外物之上,不得大道正宗。这一门自传承起始,从长眉老祖那一代直至今日,在这一方宇宙都建立起教门了,也不见一人证得金仙。
寄托外物易也,但到真仙之境,仰望金仙之时,要摆脱外物,求的真我,就难了。
所谓剑仙之道,便是外物之道。剑仙也罢,刀仙也好,修的枪,是锤,是什么,都无所谓,都是外物。正宗的仙家大道,诸般修士也修的法宝,但都是用来护道所用,是工具,而不是道心所在。就算道器,或者圣人的成道至宝,也不是道心所在。道器伟力无穷,却只是道行的显化。道心却在其上。证道成圣之时,道器就是用来寄托所有干扰成道、与真我与道心无关的东西,让自己从里到外,成为最纯粹的存在。
灵虚剑尊听的心里烦乱,沉吟好久,才道:“还是待我先请询玄都祖师一番,再做区处。”
众剑仙一听,这才齐齐颔首。
对太清剑派而言,玄都道人才是他们赖以依凭的靠山。然则玄都道人虽与太清剑派有所关联,却分明也不甚在意。这位玄都道人,像极了太清圣人的脾性,极度无为。
尤其涉及太一教门之事,事关重大,灵虚剑尊完全没有把握能得到玄都道人的支持。
忐忑之中,灵虚剑尊转入殿后静室,竖起三炷香,一一点燃。待得心澄明净之时,这才躬身一拜,道:“弟子灵虚,上禀玄都祖师:有太一教门少元仙尊招安太清剑派之事,请祖师示下!”
那三炷香青烟如柱,直冲虚空消失不见。灵虚剑尊保持躬身之姿,良久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