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你现在马上立刻,去人市给我找个会做生意的管家来,找不到就别回来。”
典韦噔噔僜一溜小跑出去了。
赵昱吐出口气,一屁股坐下来:“那啥,小春,给我拿把蒲扇来。”
天气的确很热,但跟赵昱无关。他现在这个境界,早已寒暑不侵。但要装装样子嘛。大热天的,不拿把蒲扇不像样。
两个丫鬟,一个叫小春,圆脸的。一个叫小秋,瓜子脸。都才十五六岁的娇俏模样。
“来了来了。”
大呼小叫的,小春抓着蒲扇跑过来,小脸上红扑扑的。
赵昱道:“让王婆别忙了,先做晚饭。没收拾好的明天再说。”
“嗯呢。”
小春一溜烟走了。
赵昱没架子,家里很和谐。
至少两个丫鬟不怕他,偶尔还笑嘻嘻的开玩笑。
赵昱是不在意的。这样的丫头片子,放在两千年后,还在上初中呢。
等到王婆做好晚饭,典韦这厮踩着饭点回来了。
吃货有吃货的感应,典韦从来没有错过一顿。
“东家。”典韦挠着脑门,一边悄悄望屋里看,一边道:“俺找了三个,您看哪个要的?”
赵昱四仰八叉模样,手里拿着蒲扇,打量着跟典韦回来的三人。
都是衣衫褴褛模样,但气质中,与普通百姓还是有些区别的。
“都说说,你们以前是干什么的?”
每逢乱世,人命如草芥。活不下去的人,要么从军,要么造反,要么就把自己卖了。人市,就是卖人的地方。叫做插标卖首,就是脖子上插一根稻草,表示要把自己卖了。
是人谁想卖了自己呢?但没办法,活不下去呀。
这三人连忙争先恐后,爆豆子一样把自己身世来历说了一遍。
人市是求不应供,说实话现在这年头,能给一口饭吃,就有的是人卖命。所以人市生意并不好。随便有流民,吼一声,愿意无偿卖身的比比皆是。
所以说,能遇到一个买家,不容易。
这三人都知道,都希望能被赵昱买下。
三人都是三四十岁的模样,都有家庭。正是因为有家庭,才不得不卖身。不然养不起妻子儿女。
他们都是濮阳本地人,而且还都是做小买卖的。但小买卖经不起风浪,容易崩。一旦崩了,就什么都没了。
桥瑁本来不是多好的官,之前讨伐董卓,需要征兵,而征兵需要钱粮,于是濮阳城里的人就遭殃了。那些大家族有势力的,桥瑁不好惹,于是如眼前这三人一样的小民,就成剥削的最佳对象。
所以他们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