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道:“我前些时日在思忖金铜钱币之物。当初董卓在关中大肆造币,早已将五铢搅乱。我意重整钱币流通,文若稍后拿个章程出来,再细细合计一番。”
最后道:“一待我万事俱备,便挥军直上,破本初,纳河北,转而平定天下。”
半夜随昭姬,半夜修行熬炼法力,一大清早赵昱起来,昭姬还在酣睡。正如海棠春睡,云鬓遮掩,颇为让人蠢蠢欲动。
来到院中,稍稍行了一趟拳脚功夫,活动活动。便又出门,在这别院内外闲逛一圈,回来时候,王婆已经准备好早饭,昭姬也已起来。
别院中用餐,历来是分内外的。
管亥等别院护院,则在外,二十余人在火院用餐。而赵昱平素用餐,便在木院之中。与之一道的有十个弟子,丫鬟,蔡夫人蔡小妹,及王婆一家。
内分两桌,却毕竟一起。
赵昱并不十分在乎此中规矩。但王婆等,却分外在意。赵昱也不干涉。
如今对赵昱而言,餐风饮露是等闲。饮食只是口腹之欲,可有可无。或者习惯,或陪昭姬,仅此而已。
饭后,弟子们一窝蜂去了水院,赵昱和昭姬随后。水院便是教导弟子文化课程之所在。
赵昱对昭姬道:“符箓车船已到关键时候,加之要与孟德炼制一套法器,由是怕又是时间不够用了。昂儿他们文化课程基础具备,我打算让他们自学。”
昭姬嫣然颔首道:“耳提面命,在打基础时必不可少。如今既已打好基础,自是要让他们自学。”
古时候的教育,与两千年后截然不太一样。
蒙学过后,识的字,懂得理,便让弟子自学。因此即便读书人的基数不大,但往往顶尖一批人物,都非常了不得。因材施教也是孔子的理念,而孔子教授学生,每每讲学,讲的也不是书本上的东西。看论语就知道,孔子与身边弟子,从很细微的地方,去启发他们,让他们懂得许多道理。而大多数时候,都是这些弟子自学。遇到不懂的,才来问孔子。
这样的理念和教学方式,一直延续到这个时代。无论郑玄、蔡邕还是之前的马融,这等大学问家,他们教授弟子,都是用的这种方法。
赵昱觉得很有道理。
宴后,曹孟德留下曹仁、戏志才、荀彧、荀攸、程昱五人,一路到书房,令典韦、许褚作门神,屏退左右。
如今夏侯惇在南线督军,夏侯渊驻雒阳,因南线无恙,前不久刚把曹仁调回濮阳。
君臣落座,曹孟德才道:“留下诸位,乃因这卷阵图。”
说着话,小心翼翼将袖中锦帛取出来,在面前案几上展开。
粗略间,只见锦帛上一副图录,有赤白黑黄青五色五部,乍一看,仿佛生生不息,流转不休,颇为有些玄妙。图录一侧,才是阵图详解。
“阵图?”
除戏志才,曹仁等皆迷惑。
曹孟德与戏志才点了点头,自顾自研究起了这卷阵图,而戏志才则一一将阵图之事道出。
“前次主公去赵先生别院,说起一事赵先生于是言道五行之阵,并制出这卷阵图。按赵先生所言,依阵图练兵,可聚全军之力于一人,动辄开山破城,威力无边。”
听完戏志才所言,曹仁、荀彧等,皆瞠目结舌。
荀彧不禁道:“我尝阅道家经典,也浅尝五行之妙,却竟还有这样的用法?!”
曹仁道:“赵先生之言,必定没有差错。若如此,大兄横扫天下,便如探囊取物耳。城高墙厚,不足道哉!”
众人皆心中震惊。
不过荀彧等转瞬间,也想到此间利弊。
几位智慧超然,对视一眼,荀彧道:“主公,此利弊兼半,恐须得谨慎用之。”
曹孟德忍住心中惊叹,强自将眼睛从阵图上挪开,道:“文若所言不差。世间事,无十全十美者,多利弊参半。不过诸君不必担心,当时赵先生提出阵图事,我便有同样的担心。不过赵先生有解决办法。”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