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戮魂幡

主宰漫威 度方 2341 字 9个月前

“是了,是了。”他抚掌叫道:“前辈此言在理。我境界难以晋升,这门法术就难以修成伟力。唯有借外物法器加持,才能增进几分。”

然后又自言自语道:“我炼一法器,多取些野兽飞禽的神魂炼入其中,岂不神通大增?!”

赵昱只是笑。

余化此时,还未炼制那戮魂幡。若无赵昱提醒,也不知要几时才想起此法。而如今得了提醒,赵昱也想要看看,等到封神时,这余化祭炼多年的戮魂幡,又能发挥出几分伟力,给那阐教弟子造成几分麻烦。

待得日头将落,余化便告辞而去。

他作为神木城的镇守将军,自不能在赵昱这里盘桓太久。而院中还有一位道人,此时还沉浸于太初清静经不可自拔。无论是余化还是玉鼎真人,竟隔着一面墙不曾照面。

随后许多时日,赵昱仍是那云淡风轻,杨戬还是个毛孩。

直至一月之后,玉鼎真人才从太初清静经的奥妙之中清醒过来。

这一回神,掐指一算,才知道已去半月。心中一转,暗暗叫苦。

他也不曾料到,竟全身心沉浸这法门如许长时间。

如今法门也观摩了,收获还不小,在他看来,这太初清静经中,许多奥妙全然不差于八九玄功和玉清炼炁法,甚至许多疑惑之处,更加深妙。如此,还如何与那天一道人以擅观法门之由,讨还杨戬?

正是纠结之时,传来赵昱声音:“道友可是回神了?”

玉鼎真人定了定神,卷起玉简走出院来,叹息一声打了个稽首:“不料贫道反倒占了道友的便宜。”

把那玉简还给赵昱。

赵昱微微一笑:“我观你阐教法门,你观我太初清静经,交换耳,拿来占便宜之说。”

便则请玉鼎真人对坐下来。

玉鼎真人摇头道:“我此来,本为杨戬。如今教我如何开口。”

他也不再遮掩。

赵昱笑道:“杨戬已为我徒,自不能入阐教。这天下间英才遍地,道友何必纠结于此?”

余化此言,倒也不差。

若赵昱去听教主讲道,自便承了他一份道统,也算是半个截教门人,记名弟子。

不过对赵昱而言,听道归听道,半个截教门人也可。只是这弟子嘛,便且不说了。承一份情,日后还了便是。虽说是虚幻世界,但赵昱有赵昱自己的道心原则。

那教主乃是‘圣人’。虽然这个虚幻世界因赵昱造化,修为浅薄之故,无法展现出赵昱心中设想的真正的圣人的全知全能,但只要从其中得了一丝丝触动,便也是一份因果。不能因为是虚幻,便不作数。

至于拜师通天,便就不提。

他来此是为了三教法门,不是一教法门。拜了通天,元始那里便说不过去。更遑论太上。

而西方教赵昱历来不喜其教义,无视之。

便听余化道:“掌教祖师每三十载就要讲道,前次已去二十八载,下回正在两年之后。金鳌岛现,碧游宫开,自有洪钟大吕响彻天地,修士皆能闻之。是时晚辈也要回金鳌岛,前辈若也要去,不妨同去一道。”

赵昱一听,暗道自己是白担心了。

想来也是。

通天教主有教无类,讲道的时候肯定不会藏着掖着。以洪钟大吕昭告天地,正合此理。

“两年后么。”

赵昱微微颔首,笑道:“去自要去。只是贫道也不敢肯定,两年后是否能与道友同行。我正计较带着我那徒儿,往大商国内游历。”

闻听此言,余化不禁面露遗憾,道:“那倒是可惜了。”

又道:“前辈要去游历红尘,朝歌不可不去。人王首善之地,繁华之处,最能迷人。”

赵昱含笑颔首。

随后言语之间,余化便有请益。

余化虽修行难有前途,或许迷恋红尘,但遇到这样的机会,也自不会放过。有些修行疑难,夹杂闲谈问将出来。赵昱也不计较,反而予他指点。

余化请益之时,倒也不曾说的详细。但赵昱听他只言片语,一边暗暗观摩他法力运转神魂震颤,逐渐摸出一些门道来。

若能任凭赵昱施展神通,把这余化看个一清二楚不在话下。只是太过失礼,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