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章 夜不收

主宰漫威 度方 2383 字 9个月前

朱炳琨也如是道。

嬴翌以毋庸置疑的语气道:“我去,你们守好此处。”

叶县城南,树林畔。

一支军队在这里安营扎寨。

火堆火把星星点点,交相辉映。

凌晨五更,除了偶有马嘶声、隐约巡逻放哨的,全然一片寂静。

大约二三里之外的一处草坡上,有几个人影匍匐着。张石抱着双臂,蜷缩成一团,一边紧紧的盯着流贼大营,一边牙齿打颤的道:“娘的真冷。王二李三,你们先睡一会儿,我盯着。稍后继续轮换。”

“睡个屁。”一人道:“冷的基儿尖尖痛,睡不着。”

张石咧嘴一笑,黑暗中吐出一口白气:“冷就吃点干粮。”

另一个人忽然道:“头儿,你说这流贼突然南下,咱们嬴大人会怎么做?我听说嬴大人勇力无双,杀人如杀鸡,死在他手中的流贼,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会不会跟流贼战一场啊?”

张石嘿嘿笑道:“怎么,怕了?”

“怕个屁。”那人不屑道:“流贼都是畜牲,我李三会怕畜牲?!我恨不得多宰他几个!”

王二拍了拍李三的肩膀,道:“头儿你不知道,李三老家被流贼屠了”

这年代,大概除了还没有被流贼肆虐过的地方没有切肤之痛,天底下的百姓,有几个不恨流贼?烧杀屠城,尖银掳掠,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流贼干不出来?!

大明的官府虽然腐到了根子里,但终归还是维护稳定的。对绝大多数的百姓而言,稳定大过天。只要劳动还能让自己活下去,再艰难也不会去打破稳定。

流贼口号喊得震天响,什么不纳粮狗屁的,但其行其为,比畜牲还不如。也许最初的时候,人们还相信他们,但等到看清楚畜牲面目之后,怎一个恨字了得?

事情如果不重要,秀才自己就能解决。他专门遣人问嬴翌,说明不是小事。

嬴翌打起精神,侧耳聆听。

秀才便道:“早前大人说军服、甲胄的事,属下一直记在心里。这些天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但山重水复,没想到无意间从一个妇人口中,听到个主意。”

“哦?”嬴翌眼睛一亮:“快说来听听。”

就听秀才道:“是一个制备枪杆的妇人无意间说起”

月牙谷的人力,如今秀才已经理清。月牙谷总共两万三千多人,其中青壮年接近九千人,健妇的人数稍多一点,剩下的才是老弱儿童。征兵去了三千出头,剩下五千多青壮,将要全部投入到月牙谷和碧波谷建设当中。因此,制备枪杆这些事,人力的选择,只能是青壮健妇。

在督促制备枪杆的时候,秀才从一个妇女口中听闻了一件事。

这是个沉沦的年代,普通百姓水深火热。吃不起饭,穿不起衣服。那个妇女无意间说起,说是方城山中有一种刺藤,割下来放水里沤,沤个半月左右,拿出来清洗干净,整理一下,就变成一把一把的麻线。把这些麻线用桐油浸泡三天,晒干,然后再放进水里沤两天,拿出来清洗晒干之后,就可以用作纺织,制造出来的衣服极其耐穿。

“此女还说,如果用桐油反复多浸泡几次,这种刺藤麻线织出的衣服,会更加耐用。”

嬴翌听完之后,忍不住道:“秀才看过三国演义吗?”

秀才笑了起来:“我知道大人的意思。演义中孔明征南蛮,有个兀突骨带着一支藤甲兵,给孔明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对,就是藤甲兵。”嬴翌道:“我听这个刺藤织衣,有种藤甲的既视感。”

秀才点了点头:“属下当时也是一样。因此觉得可能符合大人的要求。”

嬴翌颔首:“如果能与藤甲相提并论,不,只要有一半的效果,我就记你一大功。不过这种刺藤是否普遍,是否满足几千甚至几万套军服的需求?”

秀才道:“大人的担心属下也想过。我问那位妇女,说是这种刺藤在方城山极为普遍。我琢磨着几万套一时半会不能,但几千套应该是可以的吧?”

嬴翌笑了,道:“既然如此,那还犹豫什么?放手去做。”

他道:“人力银两随你调配,在不耽搁枪杆的制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尝试藤甲的制造。”

“是。”秀才很是高兴:“必不辜负大人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