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道:“我这次回来,除了记挂着枪杆和藤甲的事,还有几件事。”
孙秀才一听,忙道:“大人,枪杆已备足两千。前些天在山里发现一大片红棱木树林,工匠说是极好的制杆材料。眼下不必漫山遍野去寻杆材,制杆的速度大大提升,属下保证不超过五天就能备齐五千之数。”
“红棱木?”嬴翌对制枪杆的材料,说实话并不十分了解。
他道:“你把工匠叫来我问问。”
旁边连彪忙道:“大人,我这就去叫。”
便急急忙忙的走了。
孙秀才道:“至于藤甲...应该说藤衣才对。”他顿了顿,道:“大人,藤衣已经制出几套,效果嘛,还要大人看了才知道。”
“你还卖起关子来了。”嬴翌失笑:“那稍后试试。”
孙秀才笑道:“绝对不会让大人失望。”
然后道:“这些天发动健妇上山收割了上万斤刺藤,都在水中泡着。但要全部制成藤衣,恐怕还要不少的时日。另外,桐油也不足用,幸好是山中,且自去年入秋开始都没下过雨,去年的桐子落地就干了,正好搜集起来榨油。只是属下想着,这榨油的工具,碧波谷那边应该尽早造一些出来。”
嬴翌点了点头:“蒋锡说枪头还要六天能完工,完工之后,工坊便分出一部分精力用在各种工具上。”
说到这里,他对孙秀才道:“藤甲...藤衣若能让我满意,必定大规模织造。该怎么安排,还有这里面的酬劳,你要心里有数。”
孙秀才点了点头:“大人放心,属下早有计较。藤衣不比枪杆,织造更麻烦更费时。属下的想法也是落实到户头。之前就已经在这么做了。我让妇女上山收割刺藤,谁家收割的,就属于谁。然后教给她们工序,泡水、浸油,再定下标准,以六尺为最低,以七尺为中,以七尺五为上,织造大中小三个号的腾衣,以便于满足不同身材兵卒的需求。制好之后,直接付钱向她们购买。”
嬴翌闻言笑了:“这倒是个好法子。那你觉得,一套藤衣该多少钱?”
孙秀才伸出一个巴掌:“五两银子。”
嬴翌闻言不禁诧异:“五两可不便宜。”
孙秀才道:“历来甲胄都比兵器贵重,不是没有理由。而且百姓们的确辛苦,五两银子说实话并不多。如果可能的话,属下觉得二十两都值。一套藤衣,从上山收割刺藤,泡水泡油,直到织成成衣,少说要二十天。五两银子一套,算下来一天也才半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