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章 正轨

主宰漫威 度方 1195 字 9个月前

当然,在这之前,必须要抵御住明廷的反扑——大抵也是最后一波了。明廷已无余力。

这一点,嬴翌非常清楚,也相信自己麾下的兵马能够轻松应付。

而最重要的,还是建立金元合金的生产线,开启大规模制造元器的序幕。因此放下战报,嬴翌又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铭刻元符的事情上来。

...

开封。

因各路兵马势如破竹,攻城略地只在旦夕,使得刚刚构建起来的州牧衙门和御法司衙门忙碌的几乎着火。

孙秀才甚至亲自出马,离开开封,巡视各地治安,并主持设立各级御法衙门。

倒是郑允芝稳如泰山,对一应政务得心应手。

孙秀才毕竟半路出家,原本也只是个秀才。虽说逐渐历练,能力长进,但与郑允芝比起来,还差了些火候。

很多事放不下,害怕有疏漏。

开封的秩序,随着之前最后一波清洗,愈发的安定下来。王轶胜配合御法司衙门将治安弹压的稳稳当当,州牧衙门紧随以工代赈修葺城池之后,又组织百姓开始大规模的开荒耕种。

并与此同时,一批批的粮种被运送到月牙谷,被二牛夜以继日的改良成良种,又运送出去。

一切,都有有条不紊。

按照州牧衙门的规划,只开封一地,百万余户百姓,计五百余万人,要以开封为中心,将包括朱仙镇在内的广大一片区域完全开拓出来,以每一口人二十亩地为基准,一亿亩地是第一个目标。

这个数字看起来十分庞大,但若分散到人头,则又不算什么了。关键在于管理,没有那个能耐,事情搞得一团糟,自然很麻烦。有能力,则可井井有条,什么都不是问题。

当然,这个规划只是初期规划。开封百万户百姓,并不都是农户。有专门的工匠,也有专门的商人。除开各路商人、原本的勋贵跌落的豪强、工匠等群体,农户可能只有百分之八十。

而愿意离开开封,务农于地的,除了当初闯贼肆虐时逃入开封的百姓之外,开封原本的百姓,愿意出城生活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