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郑九也并未闲着。一路上所遇到的三个大小部落,皆被拔掉,鲜血染了一路。
三个部落,最大的不过万余人,小的不过千八百人。哪里挡得住郑九一个校尉编制的精兵?
不发一炮,直接冲锋,碾压过去就是。
清晨时分,又一个部落倒在了郑九的脚下。
郑九粗犷的脸上满是冷酷:“老弱皆杀之,青壮牛羊马匹一应绳索连了,交给奴工营和行商商队运会宣府。”
老弱皆杀之,也就是说,上了年纪的,还有小孩幼童,一个都不留!
嬴翌麾下重要将领,杀性最重的要数周力。次之便是郑九!
若是郑五,最多下令斩杀孱弱俘虏,而不会把小孩幼童一并杀了。但在郑九这里,则不然。
“你们看这些小鞑子,一个个目光狠毒,又体弱无力,当不得用。拉回去还得养几年,浪费粮食。不如杀之。”
青壮年拉回去当奴隶,直接可用。小孩则不能。也不能说郑九有错。
至于麾下的将士,则完全没有意见。嬴翌的军队,恐怕是历代杀性最重的军队之一。因为军功以人头论。多杀一个人头,得到的军功反馈就越多。谁都不会怜悯这些敌人的小孩。
倒是随军的行商被吓得面无人色,一个个暗暗庆幸不已。
说来他们,也曾在鬼门关趟过一遭啊。
“把老李叫来,本都督有话要问。”
处理俘虏之余,郑九令人将向导首领老李叫了过来。这个老李,就是行商之一,对鞑靼人最是熟悉。
“小人拜见都督。”老李卑微不已。
郑九摆了摆手:“不必如此。我来问你,察罕浩特还有多远?”
老李道:“还有二百里。”
他道:“从这里往东北方向,还要路过两个部落。依都督行军神速,最多下午便可在望。”
郑九心里有数,道:“好,本都督知道了。你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