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九章 戛然

主宰漫威 度方 1200 字 10个月前

嬴翌又道:“本王不日返京,这里手尾,你作为战区都督,可自行决断。建奴逃遁者,锦州自有阻截。反倒是如今背荫障一线的建奴附从军队成了大头。”

朱炳琨垂首道:“请君上示下。”

嬴翌道:“背荫障一线大抵还有好几万人马,皆汉奸兵与朝鲜兵。另往宁远一线的寨堡之中,亦多多少少有些驻兵。加起来应该不下于鞑子本部的七万之数。”

多尔衮发兵数十万,其中正兵二十万。除开其本部女真七万精骑,还有十四万,则皆是汉八旗与朝鲜兵。自其驻兵背荫障一线,日日交战,多有损伤,不说太多,数万还是有的。

剩下的,总数应该在鞑子本部兵马人数之上,至少也差不多。

“还有鞑子的三十万包衣,亦皆在三山营后方的诸寨堡之中。”三十万包衣可不在少数。作为鞑子的后勤和炮灰,包衣的作用,实际上很重要。但他们的战斗力,却值得商榷。不能打硬仗。

国运之战,重之又重,多尔衮不敢把包衣放在前线。生怕打不得硬仗的包衣出篓子,于是放在后方作为支援、镇守,并看顾粮道。

这也是三山营堡没有包衣的具体原因。

阿巴泰之覆亡,虽曾多有疑虑,但也给多尔衮敲响警钟,让他不得不谨慎行事。

他害怕把包衣放在前面,一旦包衣一触即溃,反冲回来,以三十万之数,会带起巨大的连锁反应。

但无论如何,这些如今都已不重要。

便听嬴翌道:“大夏立国在即,多需人力。然俘虏与否,要有个抉择。”

他眼中闪过一抹厉色:“如今鞑子本部大败亏输,料来汉奸附从会迎风而降。可我不要这样的俘虏。记住,背荫障一线的汉奸兵和朝鲜兵,不许投降!”

朱炳琨等在座将领皆心中一跳,领会到了嬴翌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