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旧臣心知肚明,闻言再无多说,皆勉强赞同之。
于是议定择日请福王朱由崧祭孝陵,随后登基称帝,承洪武大统。
此间议定,又说钱粮物资之事。这应天的旧臣个个家大业大,但即将拥立起来的小朝廷却穷的一笔。
只好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尽快把架子搭起来。
这一番,看似颇有成果,但在旧臣们散去之后,背对他人之时,一个个神色都极沉重。
郑芝龙可堪一用吗?能挡得住嬴翌?!
福王是明主吗?可有英明?!
众人能齐心吗?力可凝聚?
皆是疑问。
崇祯宣布明灭,便推朱由崧上位,在法理上实际站不住脚跟。只是借明廷最后一丝余荫而已。
这等日薄西山,可有盼望?
映照历史,如今的形势已大致一目了然。那嬴翌恐怕就要应验其诸夏之长的豪言了。
千余年前,曹孟德与袁绍官渡之战前夕,其麾下文武多有私信袁绍者。而此时,又何尝不是一个轮回?!
利诱郑芝龙,推朱由崧上位,出钱出粮,这一切都无法掩盖颓势。这一天之后,暗地里,不知多少人做了几多小动作。
——江南之江北的渡船上,一时间多了许多渡客。
——金华士绅郑家竟也门庭若市。
而郑家在金华的祖宅,却只有一个老仆,几个健妇而已。即便如此,也不知多少人上门拜访,留下许多礼物,各种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