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郑五正式领海军都督,授三星伯,领镇海将军印,一应其余赏赐不计。
擢王轶胜为禁卫军统领执金吾,授一星伯,领镇军将军印。一应其余赏赐不计。
擢林江生为江南战区右将军,授一星伯,领破虏将军印,不日率部南下,归于周力调遣。一应其余赏赐不计。
除此之外,各战区两个军级的左右将军皆有提拔,补足了缺额。
上述等皆在场者。
不在场者,西战区钱岳任命再作了宣布。又擢周力为江南战区正式都督,授三星伯,领镇南将军印。擢原关中战区今西南战区代都督张石为都督,授两星伯,领镇夷将军印。
其余如李焕、赵金等功勋卓著者,无论在场与否,皆有拔擢,军职、爵位皆有提升,一应赏赐皆厚。
再有降将,如吴三桂等,一应皆为部将,领三千人,配给各战区各校尉帐下听令,待观其行。
军事方面的调整,在平了外患之后,便是如此。宴后,嬴翌又将将军级以上的将官留下,与之针对各大战区的建制做了一番详细的谈论。
在军队调整过后,嬴翌才着手文官的拔擢升迁之事。
军队打仗,军功当然清晰可见。但军队打胜仗的前提,是后方的稳定和各项物资的及时供给。这都是文官的功绩。
何况自嬴翌占领京师以来,牧政院和御法院在建立各地方统治机构、施政方面,都无差池,这些功劳,都是要兑现的。
于是在召见了军队将官之后的第二天,嬴翌便下王诏,通过人道榜上一目了然的功绩增减,对文官进行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