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五是应天府的百姓,昨天村长传达了一个官府的诏令,说是要徙民屯边。一开始,这个消息令全村哗然。江南多好啊,谁愿意迁徙到边疆去?那还是辽东呢!听说苦寒无比,当初还有鞑子肆虐呢。
说什么辽东土地肥沃,呸,谁愿意去谁去。
不过徙民政策可不止这个。这个政策,是伴随着土地政策一起发布的。按照牧政院的政令,大夏子民,神州人均有地二十亩。而如应天这样已经开发到一个相对极致程度的地区,土地是不够分的。
这是大棒。
接下来是甜枣。
愿意迁徙的百姓,到了辽东之后,获地双倍,也就是人均四十亩。这是其一。其二,三年不税。其三,择其德行高望者,赐爵民士,享勋贵特权,限三百人。
所谓民士,便是相对于军士而言。
此前嬴翌手中的爵位分级,是军士、公士、伯爵、侯爵四个等级。是以军队为土壤建立的。如今得到完善,对于民间百姓,上面的三个爵位不变,设民士与军士齐平。
虽然民士只是勋贵体系最低级的一层,但那也是勋贵啊!
对于诸夏的百姓而言,勋贵那得多高大上?光耀门楣,光宗耀祖啊!
这便是利诱,是甜枣。
这样的消息,让百姓震惊,也让他们犹疑。秦五便是如此。因此一早起来,赶了三十里路,走了几个时辰,来到江宁,就是为了打听这消息准确不准确。
秦五一家有五兄弟,上面高堂皆在,又未分家,一家有二三十口子人。而他家总共就十多亩土地,早在许多年前就不够用了,若非可以去工坊缫丝,决然是养不起了这么多人的。
村长的消息,让他心动。但作为一个小民,他没有当机立断的气魄和决心。万一到了辽东,事情不是那个样子呢?到时候该怎么办?
何况这些天经常听到百姓被商人欺骗的事。虽说村长不是商人,但未尝不令人犹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