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尔梅闻言道:“陛下明鉴,南越诸国有强有弱,有顽固不化者,亦有软弱可欺者。依臣之见,安南郑氏、哀牢或不敢拒绝。但阮氏、真腊等国怕是不会接受。”
他顿了顿,又道:“郑氏亲汉,当初郑氏扶持黎氏幼主反抗阮氏之时,还曾向前朝发国书,请求明廷出兵相助,并愿意归附。且如今郑氏与帝国广西接壤,为帝国兵锋威迫已久,更不敢抗拒。哀牢亦是如此。”
嬴翌颔首笑道:“此言有理。”
阎尔梅又道:“阮氏则不然。阮氏以抗拒前朝起家,对我诸夏并无友好,且有郑氏为屏,火石没有落在脚背上。其必抗旨不尊。真腊等国的形势与阮氏如出一辙,也有屏障,并未直接感受到帝国的威迫。”
嬴翌笑道:“那依你之见,当如何行事?”
“假道伐虢耳。”阎尔梅微微一笑:“阮氏等抗旨不尊,此乃大逆不道之罪。帝国大军必伐之。自要借郑氏、哀牢之道。顺道一并伐了便是。”
“好。”嬴翌抚掌笑道:“那便等南越消息。”
便转言道:“欧罗巴西夷交换国书的使团再至,且还多了几个,人数亦非之前可比。此次伐南越,与泰西之夷亦有交集,用卿如何看待?”
“不必理会即可。”阎尔梅道:“大夏教训自家属国,那是自家的事,轮不到外人说三道四。”
嬴翌哈哈大笑:“说的好。”
南越半岛为诸夏自古以来的势力范围,教训小弟,当然轮不到外人说三道四。
何况以如今形势,欧罗巴诸国恐怕也不敢说三道四。
且不提南越诸国如何应对嬴翌诏书,却说不久,欧罗巴诸国使团便又抵达京师。
壮阔雄伟,威严正大的京师,无论看几次,都同样令人感慨。那城中宽达五十丈的主街更令人震撼。
“无论来多少次,我都为这座城市感到震撼。”爱德华爵士道:“他们说这条街叫做天街,天子之街,我认为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