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知道自己打不过修罗皇,便是自己的靠山也不如修罗皇硬,恐怕广成子第一时间便想要灭了修罗皇。
轩辕和蚩尤争夺人皇的时候,他和修罗皇各为人皇之师,自己败退,而修罗皇却是趁势而起,不但得到了人皇功德,更是趁机夺取了天路最后的十个机缘。
如今,自己成为舜的人皇之师,没想到修罗皇也成为了大禹的人皇之师。
最关键的是,大禹还夺了舜的气运功德,间接的修罗皇有夺了自己的气运和功德。
这叫他如何心甘情愿?
他就说,大禹此人为什么会功高盖主,还敢功高盖主,原来背后都是修罗皇在唆使。
可惜,知道又如何?形势比人强,也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了,再多不甘也只能忍着。
其实广成子不知道的是,修罗皇这一次根本就不是大禹之师,只是师兄而已,真正的人皇之师乃是方青山,若是知道这个,恐怕连牢骚都不敢有了。
最后广成子也只能得了一份微薄的人皇功德,然后便怒气冲冲的返回了玉虚宫。
而天下进入大禹时代,经历了其他三皇四帝的治理,人族已经有了盛世的迹象。
再加上有了方青山的指点,修罗皇的教导,大禹本身的天资不凡,在他的治理下,人族却是真正的进入了盛世。
大禹在位期间,最大的功绩,有两个,其一便是大禹治水。
其实说是水患,还不如说是妖患。
因为这些地方的水患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都是一些大妖在其中兴风作浪。
不彻底解决了他们,治理水患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而已。
这些妖族修为不弱,再加上占据地利优势,所以很难对付,从尧开始,虽然先后有阐教,截教出手,都没有彻底根治。
毕竟,三教之中最厉害的玄都大法师也才不过是准圣初期而已。
而兴风作浪的妖族,虽然没有准圣中后期,但是准圣初期却是不缺的。
而多宝和广成子即便是拿着教主至宝,只要没有将妖族困起来,他们打不过,想跑还是很容易的。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孝在所有品性之中都是排在首位,一个人若是懂孝道,那么再差也有几分,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若是不懂孝道,便是其才惊天,也难以得到大众的认同。
舜那是是出了名的孝子,比起什么香九龄,能温席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二十四孝》中第一孝说的就是舜的故事。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象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
然而舜却丝毫没有因此而忘记孝道,孟子便曾经设想过,若是瞽叟杀人被捕,舜虽不会利用权力破坏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到监狱里偷偷地把父亲背出来,一起逃到海滨,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共享天伦之乐而忘掉天子的地位。
因此,这就很加分了。
当然,所谓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虽然所有人都说舜好,但是尧觉得还是眼见为实的好。
先是派人去舜所在的部落打探了一二,果然,和广成子推销的一模一样。
到此,尧虽然心中稍安,却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这也是一个狠心的人,或者说他已经看出了一点端倪,觉得舜是奇货可居。
于是,为了试探,直接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
这就是传说中的娥皇女英共侍一夫,千古美谈。
得到娥皇女英下嫁,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如此,几番试探,尧终于放心的将人皇之位传给了他。
尧在位期间,功劳颇大,至少比起他的父亲帝喾要好一点,可惜,五帝到底还是比不上三皇。
故而,他得到的功德虽然比帝喾多,但是依然只是将修为提升到了准圣中期巅峰而已,距离后期还是有一步之遥。
而龟灵圣母和金灵圣母一样,得到功德之后,修为虽然大有进步,达到了大罗金仙后期,不过,她命中的劫数却只是稍微消减了一二,但是依然亮着红灯。
到底金灵圣母的劫数不过是上榜,虽然失去自由,但是只待劫满,便可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