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矮子的野心

要知道,在梅川酷子与莱因哈特穿越前的那个时空里,与石原莞尔、濑岛龙三并称为“昭和三参谋”的辻政信在战后就做出过这样一个令人诧异的评价。

这位在二战中中国、苏联、英国、美国都交手过,并且几乎现在能够听到的著名战役,都有其谋划的日本参谋,在战后提到:中国士兵的素质,虽然次于日军,但是远超美苏军等。

当然,在他的书中,自然把日本士兵说成是最强的。可他也承认,排除武器装备的话,中国士兵在他们众多敌人中,是最好的士兵。

他在书中写到,战场上很多中国军队会战斗到全军覆没,打到最后一个人,这最后一个人面对铺天盖地的日军时也会拼死战斗,没有半点投降的意思。

他曾如此甚高的评价:在英美中苏众多国家之中,只有中国的军队才会拼到最后一人。

可惜,那是他在战争后才得到的悲惨领悟。现在的辻政信,还在一个劲的叫嚣扩大战争。

可惜,兵力不足导致了岛国日本面对战争的乏力。再加之与多国多地区同时作战,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战争节奏。

但其实当时他们当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无论如何都必须将这场战争继续下去,绝对不能放弃陆军之前获得的战果。

日本内阁提出的南进战略,即进攻欧洲国家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其目的,也就是为了能够将这场快要把日本彻底拖垮的侵华战争继续下去。

他们中少数人已经有隐隐预感,感到与华夏展开的东亚战争,或许会是一场即将把他们拖垮的战争!

所以,他们急于寻找能够提供给他们更多的战略资源地区,作为他们的根基,继续为他们提供战争资源。

因为仅仅靠他们的本国实力,已经无法再连续数年的,为他们如此庞大的军队,提供在国门之外作战的战争资源。

他们需要东南亚资源产地的新鲜血液,来填补日本已经枯涸的血管,让他们的战争机器能够继续运作,来完成他们构想中对东亚的征服。

至于日本最终为什么选择法属印度支那,来作为那些参谋计划中选择的第一块跳板,这就不光是因为此处地理位置特殊。

更重要的,这也是日本政府对欧美国家对日态度的一次大胆的试探。

或者说,这群矮子想要看看欧洲国家的容忍底线。

要知道,日本人虽然在远东战场以及亚洲战场上都有所作为,但其至今为止,他们也没有一次去主动招惹真正意义上的欧美国家。

不过,在法国已经大败与欧洲战场,法国政府也成为了德国傀儡政府的当下,日本作战参谋部,觉得是时候稍微再大胆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