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苏军这边埋伏起来的战车,数量和碰上的德军坦克差不多,一共54辆。
其中,16辆是bt坦克,其余的38辆则是是ba一10装甲车而已。
至于bt坦克,这只不过是苏联人在10年前仿造美国t3“克里斯蒂”轮履坦克制成的双炮塔快速坦克。
这种仿制的,而且还是仿制的10年前的美国坦克的落后产物,不但装甲薄弱,设计落后,就连火力也完全不能与豹式坦克抗衡。
另外苏军的ba-10装甲车,这个倒是他们5年前自己开发出的6轮重装甲车,拥有45毫米火炮,车身侧面的附加轮胎有助于在起伏较大的地面平稳行驶。
但ba-10装甲车的装甲最厚仅10毫米,火力也是聊胜于无,根本拿不出台面。
所以苏军坦克虽然接着埋伏的先手优势,连发数炮。但是,哪怕除去大多数都没能命中的炮击,就连击中的几炮,也丝毫没有对德军的豹式坦克造成伤害。
另一方面,失去先手的德国装甲营这边,虽然被打了个伏击,但得益于普及到每一辆坦克的通讯设备,康拉德很快就稳定了士气,并随即临场发挥的安排命令了德国坦克们的第一轮齐射。
同样,德军坦克手毕竟也不是神,这样临时迅速展开的紧急炮击中,他们更是一发都没有命中苏军的坦克。
不过,他们远超苏联坦克水平的大口径火炮,成功的在对手身边掀起了硝烟和厚厚的尘土。
正是这些尘土,严重地阻碍丁苏军坦克的视线,使他们根本就设发现另一方向上还有十几辆坦克在向他们的侧后包抄。
苏联人确实也对一面侧翼派出了一支部队,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德军同时对他们左右两翼的侧翼,都发起了包抄。
同样是坦克战,但是在波兰,法国练过兵的德国装甲部队,明显已经在战术上领先了苏军一大截!
在南线战场上,德国南方集团军群面对的最大强敌,也是有基尔波诺斯指挥的,苏军序列中兵力最充实的西南方面军。
虽然7个乌克兰师的倒戈,让西南方面军实力大减。但是,基尔波诺斯手里的主力犹存,而且一直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兵源补充,恢复战力。
所以,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龙德施泰德元帅判断,要保证在反击战役初期就歼灭苏军的南部主力,就必须高速穿插到西南方面军背后,阻止这支苏军主力收缩到第技伯东岸组织防御。
为此,伦德施泰特元帅麾下的第1装甲集群,在反击之初就全力向基辅方向和第聂伯河的下游高速突击,通过迂回包围,阻止苏军退过第聂伯河。
同时,哈特所在的德军南方集群第3装甲军摩托化步兵旅,也奋力担任着高速突击的侧翼掩护任务。反击展开后不久,他们就开进到杜布诺地区,向卢茨克、罗夫诺地城搜索前进。
碰巧的是,这一地城恰恰部署着苏军在南线的坦克集群主力!
如今,博克的中央集团军群也正式展开全面反击,这恰恰是南方集团军群二次发力,与中央集团军群实现完美配合的最好契机。
乌克兰南部平原。
40余辆豹式坦克的方阵在平原上推进,更多的摩托化步兵紧随其后。
602坦克营自出动反击后,还没有碰到过有力的抵抗。他们只是帮助步兵消灭一些苏军的火力点和碉堡,却一辆苏联坦克还没遇到,也没有战斗损伤,只有1辆坦克因为机械故障退出序列,被拖回后方维修。
在101号指挥车内,装甲营的营长康拉德上尉,正在向整个行进的方阵不断下达各种命令。
在他的心里,已经全然没有了反击之初的那种紧迫感。
虽然战争中容不得松懈,但是反击展开后,苏军的表现再一次对世界强调,他们的防御水平比进攻水平还要烂上十倍。
这场的战斗除了顺利之外还是顺利,康拉德稍微算了算,他的坦克营至少消灭了苏军30多个地堡和火力点,击毁的苏军火炮也有不下20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