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在放榜之日,却是发生了一件令苏子墨都啼笑皆非的事情。
那便是……抢女婿!
原来,这些入围第三轮的考生,除了一部分乃是世家门阀子弟外,绝大多数,皆是出身于贫寒之家。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些寒门子弟,既然通过了考举,日后虽不说能够平步青云,入主中枢,但至少也能出任一方要员。
有道是,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因此,不少门阀世家便开始打上了这些人的主意,虽说碍于苏子墨这位大隋皇帝陛下的威名,不敢招揽这些寒门子弟,但却是连抢带骗,将家族之中的待嫁少女,许配给了这些寒门子弟。
如此一来,既没有触犯皇帝陛下的忌讳,又为自家寻找到了得力臂助……简直是一举多得。
即使是苏子墨,在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阵目瞪口呆。
“这……这不就是宋代的榜下捉婿么?”
所谓的榜下捉婿。
便是在科举制高度完备的宋代,考试取士为朝廷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在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
而眼下这种情况,却也称得上是某种巧合。
“陛下,此事是否需要派人前去阻止?”
得知了此事后,负责主次考举的虞世南,也是匆匆来到皇宫之中,连忙道。
“正所谓,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苏子墨摇头,脸上浮现了一丝玩味之色,幽幽道:“虞爱卿,此事对于那些出身寒门的举子,也算是美事一桩,我等又何必追求呢?”
事实上,若非考虑到事情太过仓促,苏子墨都打算派人将此事宣扬出去,也好替考举做个宣传。
毕竟,尚未形成后世那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论,也没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句。
读书人所求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还有绝色佳人。
而榜下捉婿一事,虽说有些荒唐,但却是有利于考举之制的推广,自然是要好好的宣传一下。
闻言,虞世南也是一怔,旋即点头道:“陛下教训得极是,臣受教。”
“无妨,这些时日,虞爱卿忧心考举一事,的确是太过辛苦,朕也是看在眼里。”
说话间,苏子墨也是招了招手,道:“来人呐,传朕口谕,虞爱卿主持考举有功,加封吏部侍郎一职,赏黄金百两,良田千亩。”
“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
对于这一幕,虞世南自然是激动不已。
见状,苏子墨却是笑着上前,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幽幽道:“这最后一轮,朕打算在这皇宫之中,亲自考察这些举子,虞爱卿还要多多费心才是。”
“臣遵旨。”
虞世南点头,继续道:“能够直面陛下天颜,也是这些举子们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