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乌巢禅师也从树上飘然落下,唐僧便是下马奉拜。
禅师一边搀扶,一边说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
八戒作揖说道:“老禅师,老猪有礼了。”
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的猪刚鬣,怎么有这大缘法,和圣僧随行?”
八戒说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老猪愿给他做个徒弟。”
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啊!”
金眸投向行者,问道:“这一位是谁?”
行者金睛转了转,笑道:“这禅师认识这呆子,怎的不识我?”
唐僧就是在一旁说道:“他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
“欠礼,欠礼。”禅师笑道,然后拿审视目光投向陆北身上,好奇问道:“这一位?”
唐僧道:“这是大唐长安唐皇派来护持贫僧的陆瑜施主。”
禅师笑着点了点头,便不再多言。
唐僧再拜,问道:“请问禅师,西天大雷音寺还有多远?”
禅师说道:“远着呢,远着呢!只是路上多虎豹难行。”
唐僧殷勤致意,问道:“路途果佑这么远?”
禅师笑道:“路途虽远,但终有到时,却只是魔障难消。我有《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二字。若遇魔障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唐僧遂恳求禅师相传。
禅师便是将《心经》口述而出。
唐僧听完之后,默默诵读了几遍,牢牢记住。
这时,八戒和行者对于这经文明显没有什么兴趣,早到一旁等着。
此刻,只有陆北在那里按剑,默然而立。
在唐僧默读记忆之时,陆北突然听到乌巢禅师的神念传音。
“太微帝君,多宝道友说你是做那桩紧要之事的,是也不是?”
乌巢禅师,或者说大日如来,金眸淡漠,静静看着陆北。
陆北沉吟不语,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茫然说道:“道友有何指教?”
大日如来冷冷一笑,沉声说道:“你毕竟要往灵山而去,而灵山九脉汇聚节点,尽在大雷寺中,此物予你,好生收好!”
然后也再不多言,悄无声息地将一物事递给了陆北。
乌巢禅师这才化作一道金色流光离去。
唐僧对着虚空,双掌合十一礼,唤上行者、八戒继续上路。
陆北不动声色地将那物事收好,神情自若地挑起行礼,跟上三人。
没有过多久,行者破开天蓬设下的禁制,将高翠兰救了出来。
厢房之内。
高翠兰小姐和高老太公夫妇正自抱头痛哭。
陆北拢目观瞧,借灯火观看。
不得不说,高家三小姐翠兰,长的颇有几分姿色,一袭淡粉色衣裙,云堆翠髻,身量苗条……
也不知看到了什么,陆北面色异样起来。
因为,高翠兰体内元阴之气浑浊,分明已失身给了老猪!
再细看,他见高翠兰脸上虽挂着泪珠,但眼底却有担忧。
心下恍然,看来这高翠兰和老猪还另有一番隐情。
众人一起说话说到下半夜,但听外间推搡声响起。
陆北情知是猴子捉了老猪。
果然,猴子一手揪着猪耳,径直走将进来。
高翠兰心中慌乱,正要上前,却见老猪正给她连连打眼色。
高翠兰小姐幽幽叹了一口气,思忖道,天蓬果然没有骗我,他确是天上的天蓬元帅下凡,受这一难,终是要保这长老西去取经了。
原来,老猪在和高翠兰相处时,却已将自己遭遇说给高翠兰听,平日里相处,老猪也是变作天蓬元帅的模样。
这时,老猪便叫起撞天屈来,说自己是观音菩萨让他在这里,等取经人的。
行者讥笑道:“菩萨也是叫你在这给人做上门女婿的?”
老猪悻悻然不语,心中却恼道,你这弼马温,当着这么多人,连面子也不给俺老猪留,老猪或早或晚给你个“报应”。
当年二人在天河便是旧相识,方才行者一见老猪,便是认出了他。
二人叙说一番,然后演了一场戏。
高老太公咳嗽几声,说道:“长老,既他是菩萨指定的你弟子,你直观带走就是。”
唐僧大喜道:“高太公,借个香案用用。”
高老大公便着人抬出香案。
唐僧净手焚香,望南礼拜道:“多蒙陛下圣恩!”
而后,唐僧上首高坐,“悟空,可解了他的束缚了。”
老猪对猴子哼哼了一声,上前就是去大礼参拜唐僧,“师父…”
唐僧说道:“既从我善果,要做徒弟,我就给你取个法名,早晚好呼唤。”
老猪抬头,“师父,菩萨已给我摩顶受戒,起了法名,叫做猪悟能。”
闻言,唐僧连连称好,笑道:“他叫做悟空,你叫做悟能,正该是我法门中的宗派。”
老猪忽而说道:“师父,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往日在老丈人家持斋把素,更不曾动荤,今日见了师父,我开了斋罢。”
唐僧一听,连道不可,说道:“你既不吃五荤三厌,我再与你起个别名,唤为八戒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