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轻干羽,莫之知载;
祸重于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临人以德。
殆乎,殆乎!画地而趋。
迷阳迷阳,无伤吾行。
吾行却曲,无伤吾足。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张角遂循声而去,绕过一条条曲折小路,听得那歌声越来越近,心中暗想:“不知道是哪个高人,竟能将庄子唱出如此味道,实在让人佩服,且去看看,这乱世之中,怎会有如此高贤?”
上得山头,便见远方山上,有一道者高坐,隔得尚远,看不清楚,张角便继续前行,只不过,那山看来就在近前,他这一走,却是走了许久。行得半晌,不见近了那山,心中不由犯起嘀咕。不过张角毕竟是心志坚定之人,觉得此等高人定有不凡之处,便不肯放弃,继续前行。
行得三个多时辰,夕阳已起,金辉淡淡,才算到了山头来,只见这道人碧眼童颜鹤发,手里拿一根扁拐,一旁放了三卷经书,曰。
张角拜道:“角于山下听闻老神仙唱那,不由心神往之,特来拜会。不知道老神仙名讳,还请赐教?”
此人便是隐于巨鹿的庄周了,他得老君指点,隐于此处,静候天命所归之人,算算时日,差不多已有百年了。
“贫道乃是南华老仙。”庄周看到张角,不由微微一笑,终于等到了这厮。
“角家中贫困,又有两位兄弟,但家中无一亩良田,亲戚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万望神仙老爷垂怜,指点一条出路。”张角拜倒在地,哭道。
“好说好说。而今朝廷宦官专权,奸佞横行,百姓潦倒,农民无地可种,商家无物可易,又逢天灾四起,乱世将临。我这里倒是有一条出路,乃是指点你反这王朝,不知你敢不敢做?”庄周道。
张角咬牙道:“天子年幼,宦官横行,我辈中人自当奋起反击,以清君侧!只是,角实乃一介无用书生,不知该如何行事。”
庄周便将那拿来,道:“此乃我所著道书,称作,你既无出路,那便传授于你。得此书,自当奋发图强,晓夜攻习,有所成后,须得代天宣化,挽救黎民苍生于水火之中。若有异心,凭道术为非作歹,自有报应!”
张角不由大喜,拜道:“角得此书,定然不负神仙老爷所望,日夜攻习,而后以此道术挽救万民!”
庄周看张角虽秉承天命而生,以绝汉王朝气运,然则此人却是短命之相,不由略微叹息。张角一反,便给了各路诸侯拥兵自重的借口,手下兵马一多,时值乱世,自当生出反叛心理了,到时候各路诸侯一起哄,汉王朝自然四分五裂。张角,乃是断送汉王朝不可或缺的人物,庄周此来,便是要传授他道术,让他施行万民,聚拢人心,才得以揭竿而起。
庄周不由颔首,而后化作一阵青烟而去,不知所踪。
张角得了自如前世一般,晓夜攻读,领悟道术,不必多说。
却说灌江口那边,一阵金光闪烁,齐天道人一下自神像当中跳出,只见他浑身肌肤泛起一股金光,脑后隐隐化出三轮光圈,代表的乃是大毅力、大智慧、大勇气,齐天道人此人行事乖张,自然无什么大慈悲可言,所以第三轮光圈并非是大慈悲,而是大勇气。
齐天道人掐指一算,心道:“汉明帝已死,而今已到了汉灵帝时期,汉王朝果然衰弱下去了,而今怕是那张角已将快要揭竿起义了吧?差不多已是百年时间,我这舍利祭炼得已十分厉害,悟道吃了这么多蟠桃,我却也在不知不觉间到了大罗金仙二重天的法力了!”
他本就是领悟了足够道理,只是体内真炁不足冲击第二重境界,在这百年时间里,悟道于花果山中修炼,他在此处祭炼舍利,不知不觉间,已经冲破了这一层桎梏。到大罗金仙第三重的不灭境,却还需要经历雷电洗礼,将元神之中的杂质全部洗掉,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不死之身,就算只有一丝元神存留,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来。
齐天道人这一出关,那杨戬却也修成了大罗金仙第二重出了关来,他于这百年中感悟伏羲的奥妙,将地煞七十二变修炼得更加浑然,使得力量强大了许多,这次出关乃是修为遇到了桎梏,他也只差一步就可以达到第三重的不死境。
,一偶一奇,按照道家道理来说,相合,是为无穷无尽,非止于七十二变尔。
这边杨戬闭关,齐天道人享受香火炼化舍利,悟空正被压于五行山下,悟道则在水帘洞中苦修,说来都是干燥无味。表过不题。
转说通天教主一剑断送了汉王朝最后的气运,汉明帝刘庄的身体每况愈下,卒于永平十八年,享年四十八岁,谥号孝明皇帝。
刘庄既死,由其五子刘炟继承帝位,刘炟即位,称汉章帝,开创盛世,他励精图治,兴修水利,与民休息,使汉王朝延续了汉明帝时期的辉煌。不过,刘炟此人短命,于章和二年去世,时年三十一岁尔,谥号为孝章皇帝。
刘炟龙御归天后,则由其四子刘肇继承皇位,曰汉和帝,当其时刘肇尚且年幼,便有窦皇后执政,直到永元四年,刘肇才联合宦官,将窦氏一脉一网打尽,夺回皇权,这也为日后汉王朝的宦官乱政埋下了伏笔。窦太后乃是刚愎自用之人,又是一介女流,如何懂得执掌社稷,怕是比那汉高祖的老婆吕雉都不足了,她使得三代先帝的努力都付之一炬,朝纲混乱,刘肇重新把持社稷后才得以恢复清明,但比之从前已是大有不如了。
汉和帝刘肇此人许是也受到气运影响,不过二十七岁,便生了重病归天,卒于元兴元年。
而那下一任皇帝刘隆更是让人哭笑不得,生来不满百日便继承大统,一年后却又夭折了,只能追了个谥号为汉殇帝。
刘肇再无子嗣,只能由前太子刘庆之子,刘炟之孙刘祜来继承社稷,刘祜即位时候,汉王朝已是千疮百孔,宦官势大、内宫纷乱、太后干政,而且连年都在闹地龙翻身,四处发洪灾,下大冰雹,大汉子民可谓是过得苦不堪言。在位约十九年,也不过三十二岁而已。
其子汉顺帝刘宝即位,卒于三十岁,其皇位乃是靠一干宦官帮助得来,所以对于一干宦官颇为纵容,使得宦官与外戚梁氏勾结,将本就千疮百孔的汉王朝更是再捅了个大漏子。
宝死后,又由汉冲帝刘炳继位,刘炳仅有两岁便夭折了,卒于永熹元年,可见大汉王朝气运已经衰败到了如何地步。
皇帝年幼,宦官把持朝政,而且一代代皇帝在位时间都不长,大汉王朝也是越来越乱,简直民不聊生,一代王朝,不复昔日盛景。
后有刘缵继承大统,不过这刘缵的年岁却也不大,年仅七岁,时有刘宝时候宦官勾结的外戚梁冀,于大殿之上受刘缵讥讽,刘缵讽梁冀曰:“此乃跋扈将军也。”梁冀恼恨,便使宦官下毒于食物中,将刘缵毒死。刘缵卒于本初元年,不过九岁尔。
缵既卒,则有汉桓帝刘志即位,此人名为刘志,实则胸无大志,为人奢靡,崇拜佛教,信任宦官,使得佛教在他在位时间得以快速发展,而宦官权力更加壮大起来,甚至卖官鬻爵,由一干草包来把持社稷,至此,东汉王朝的气运也将走到尽头了。
后人有诗为证,诗曰:
能嫌跋扈斩梁王,宁便荣枯信段张。
襄楷忠言谁佞惑,忍教奸祸起萧墙
汉桓帝驾崩,便由汉灵帝即位。
此时,汉灵帝也是年幼,便由两位栋梁之臣辅佐,乃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两人欲除宦官,却反被害去了性命,那宦官更是无人可以遏制,声势更大。
时至建宁二年,四月望日。
洛阳城的龙眼之中爬出一条青色巨蟒,此蛇乃是龙眼之中剩下不多的龙气所化的灵物,它游入皇宫之中,到了大殿之上,正是早朝时候。
“若是这些人识得我的来历,不拿剑来斩我,或许还可保存些许气运,若他们想要杀我,却也是气运将尽了!”巨蟒心中暗忖道,游入大殿,盘踞到了大梁之上,喷吐信子,看着下方百官和年幼的汉灵帝。
忽然外边吹来大风,巨蟒便顺势从梁上游了下来,盘踞到了椅上。
汉灵帝大惊,脸色惨白,呼道:“快来护驾!快来护驾!”
镇殿将军急拔宝剑上来,挥剑就望巨蟒斩去,那百官见这巨蟒恐怖,竞相奔走,乱作一团。
镇殿将军宝剑正要斩下,却见那巨蟒忽然不见了,化作一团清气飘出了大殿去,不由心中暗暗吃惊,心想:“这巨蟒怕不是修成了精怪,竟然突然就不见了,委实恐怖吓人得很了!”
钦天监心中暗道:“龙蛇龙蛇,而今大汉气运崩坏,忽然现出青蟒来……怕是我大汉将毁于一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