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叫成雄民,在军器局里热兵器的技术人员中,要数他的技术水平最高了。
赵钦卫说道:“如果咱们能制造出红夷大炮就好了。”
成雄民说道:“都怪我们这些臣子才疏学浅,不能为秦王解决这些难题。”
其实,红夷大炮的相关理论,赵钦卫已经跟几个技术人员讲解过,但懂得理论是一回事,能不能制造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按照秦国现有铸造工艺,要制造出红夷大炮这类型的火炮,性能方面要差上一大截。要生产出能够发射开花弹的臼炮,在技术上也还有没有解决的难题。
申根换说道:“秦王,眼下你广发求贤令,一定能招募到技术高明的工匠。”
成雄民说道:“秦王,我曾经认识一个人,他在火器方面的技术,比我强多了,可惜多年未联系,不知他是否还在家。”
赵钦卫一喜,说道:“那人是谁,你快快道来。”
成雄民说道:“他叫章若毕,是毕懋康的徒弟,年纪与我差不多,他的技术青出于蓝,我也是十几年前有幸碰到他,学得了一些皮毛。”
毕懋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发明燧发枪的人,赵钦卫是知道的,想不到他还有徒弟,赵钦卫为之眼前一亮,急问道:“章若毕身在何处,若能找到他,你便是大功一件。”
成雄民说道:“章若毕曾经追随师父在南京任职,毕懋康辞官后,他也追随着师父。他是江西上饶人,其师父是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人,我最近一次见到他是在五年前,现在也不知道他身在何处。”
赵钦卫大概还记得,毕懋康是在明朝灭亡那年病逝了,好像还挺长寿,活到了七十多岁。要他这年迈之躯为自己效力,似乎是不太现实。他徒弟年龄跟成雄民相当,是三十多岁,正是大好的年华,自己要做的,就是找到他,并且让他为自己效力。
赵钦卫很快就派出两组人马,分别前往上饶、歙县,尽可能把章若毕找到并且请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