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皇上,请您尽快回宫(36)

但有句话叫做计划赶不上变化,穆熙敬和顾凭澜千算万算,将一切因素都考虑进去了,单单忘记考虑靖国公极其强硬的个性。

抓靖国公其实没费太大力气,就是按照钱浅之前当故事讲给穆熙敬的康熙擒鳌拜的路子。然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靖国公被关进神威狱的第一天就果断自杀了。从被擒住的那一刻开始,靖国公就知道,他的谋反已经失败,这看上去懦弱的小皇帝没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但无所谓,成王败寇,当初是他自己决定谋反,眼下失败认输,靖国公觉得并不冤枉。但靖国公认为他可以接受谋反失败身死的结果,但却没必要接受身着囚服当众接受审判这样的耻辱。

他不能忍受自己身着囚服被羁押,从高高在上的国公爷变成阶下囚,也不愿意被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文官当众审判指责。

谋逆是大罪,左右都是要死,早些晚些又有什么要紧。因此靖国公入神威狱还没两个时辰,就自杀了。

靖国公零口供自杀不要紧,烂摊子全留给了穆熙敬。他的确是谋反了,可没等到受审人就死了,朝堂上流言纷纷,有不少人怀疑穆熙敬是为了清洗朝堂,拿重臣开刀。

这时候,穆熙敬就算拿出再多靖国公谋逆的证据也没用了,不论有再多实证,也会有许多人怀疑是穆熙敬“欲加之罪”,怀疑靖国公其实不是自杀,而是被穆熙敬灭口。军将之中,甚至有消息暗暗流传,说是靖国公为了朝廷鞠躬尽瘁,却不想引来心胸狭窄的皇上的猜忌,因此靖国公才以死明志,以证清白。

靖国公死后两日,钱浅接到了剧情开始的提示,她知道正匆匆往京城赶的秦霆煜一定接到了消息。其实事情发展到现在,与原来那简单的剧情大纲区别不大,靖国公死了,无论真相如何,秦霆煜一定都会认为自己的爹是被冤杀。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边关的秦霆煜接到了皇上的密旨,立刻风尘仆仆的往回赶。他不知为何皇上会单独给他下密旨,但他知道,终于有机会回京了!

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在边关整整六年,甚是想念京中的朋友们。他很想念顾凭澜,也挺惦记当了皇帝的穆熙敬,当然了,也很想念从小相识,一路被他惦记着长大的钱浅。

若是没有皇上的密旨,秦霆煜原本也打算在年末请旨回京的,钱浅已经满十四岁了,明年就要及笄,秦霆煜觉得自己应该早些回京,为自己的未来做些打算。

这些年见不到,这个唯一入他眼的女孩子时时被他放在心上惦念,念着念着就变了味道。十八岁的少年,开始初识相思的滋味,对象却是他以前一直想要抱回家当妹妹的小姑娘。

对于自己之前对顾凭澜和穆熙敬的羡慕嫉妒恨,秦霆煜觉得十分好笑,小时不懂,就觉得这两人是跟他抢阿满的,有阿澜和十六皇子在,他永远不是阿满眼里唯一的小哥哥。

现在想想真是傻,那两人真的都是阿满的哥哥,只有他不是,他有什么可嫉妒的,阿满以后又不要跟哥哥在一起过日子。再转过年,阿满及笄,他让父亲替他请旨尚公主,阿满就是他一个人的了,谁都抢不走。

秦霆煜一边往京城赶,一边对于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而京城的穆熙敬接到秦霆煜接了密旨即刻启程赶往京城的消息,反倒为难了。密旨上说让秦霆煜不要声张,直接启程回京,他就真的只跟边关守将说了一声奉旨回京,就这样交接了兵权,独自一人上路,直接回来了,也没通知靖国公。

这说明秦霆煜是真的不知道靖国公有不臣之心,否则他绝不会如此轻易交出手中的兵权,老老实实的回京。

可正因为如此,穆熙敬才更加为难。幼时的朋友秦霆煜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生反心,到底要怎样处理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