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儿突然睁开双眼,愣神的看着周遭。
我去,这是什么地方,我怎么浑身发着金光?难不成我成仙了?!
咦,那里怎么还有四个字?魏子期看向金光的源头。
“天地玄黄?”
篆书,魏子期还是认识的,上辈子,他对古华夏的文字演变史极感兴趣,也有一定的研究,可谓是常人中的另类了。
魏子期轻呼着明月,这里的一切,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他猜测,这里的源头,就是小明月给他的那本《玄黄引》。
“哥哥,你开辟识海了啊!”
小明月一身轻纱连衣裙,两个羊角辫换成了双马尾,显得惹人喜爱。
开辟识海?识海是什么玩意儿?
“识海,便是容纳神识的海洋。神识呢,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精神力,是施展神通的基础!你的识海越大,能够容纳神识越多。”
“当然,神识只是对于不同精神能力的统称,不同的神识,有着不同的作用。”
“神通?”魏子期心中全是疑问。
进入三清观几日来,他访遍观内诸堂首座,研读了不少经典,就算是浩如烟海的诸家道经,也难找出关于识海和神识的只言片语。
在三清观老道们的认知之中,真人境是修道的尽头是公认的常识,而三清观又是大梁道门翘楚,同样代表了大梁道门的水平。
魏子期疑问重重,老道们也是知无不答。
数千年来,道门众人,能达到真人境的,本就寥寥无几,同样也有不少天资卓绝的前辈高人怀疑真人之上,亦有全新的境界,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止步真人境。
这些人除了在道门中留下了不朽威名,早已尘归尘,土归土。
渐渐的,在人们的认知中,真人境,便成了修道的巅峰。
小明月安静的为魏子期讲解着一些修炼的常识,让魏子期大开眼界,顿时觉得,这些道门中人,果然都是欺世盗名之徒。同时也感叹传承断绝之严重。
在小明月的认识中,修道的境界,从修炼自身开启,后天巅峰,便是修出罡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