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分析便能够发现烈儿的计划真是非常奇妙,这样一来,既堵住了群臣的嘴,也让真儿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让他对朕的王座再也构不成威胁。
再说他提的第三点建议:群臣家产应当抄没,家属由禁卫军看守,由他亲自看押。如果说前两点计策已经是妙不可言的话,那么最后这一项更是点睛之笔。
群臣为真儿站脚助威,总要受到惩罚,杀人就严重了,因为杀掉一个其他人也必须死,帝都会血流成河,事态会扩大,但抄没家产就不一样,在外人看来,这是非常严重的措施,实际上那点家产对于王公大臣们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他们真正的家底都在帝都之外,由此一来,抄没家产根本就是表面文章。因此后面要做的事情就非常关键,那就是由禁卫军负责看押他们的家眷,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就地处决,并且由他拓跋烈亲自主持。
这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我先抄你的家产给你警告看你老不老实,如果老实的话就没事,如果不老实就马上斩首,杀一儆百,如此一来,群臣非但不会怪罪拓跋烈,反而会慑于他的淫威对他百般示好;更甚之,烈儿将自己至于风口浪尖,让自己得罪所有的人,让朕的宠信决定他未来的生与死,这样一来,就算权势熏天朕也不能再猜疑和防范他。
简直是完美,是一条一石多鸟,完美无缺的计策,能够想出这等计策的只能是为了颠覆一切来到帝都的沈飞!只有他能够拥有如此的魄力,也只有他能够说服烈儿冒此奇险。
好啊,好啊,烈儿你虽然远远没有自己的哥哥来的聪明,但是能够笼络住类似于沈飞这种拥有颠覆乾坤能力的人,确实令朕刮目相看。
那么接下来,就是你和元吉争夺王座了,不知道会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想到此处,老皇帝露出了一丝讳莫如深的笑,笑容非常诡异,可惜拓跋烈并没能看到,因为他此刻正低着头单膝跪地,拓跋烈是很紧张的,因为他现在做的一切都是按照沈飞的吩咐不是他自己的想法,因为相信所以硬着头皮也要来。
他不敢抬头,努力保持镇定,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无法像沈飞一样洞悉一切的他正在担心着自己如此做是否会被父皇视作投机行为,他在等待,焦急地等待。
有的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但大多数时候,聪明就是聪明,聪明的人做的绝大多数的决定都是聪明的,因为聪明不仅仅是智商高,还是方方面面能力的出众。
聪明的人做事情一定缜密,一定算计到天衣无缝,一定能够穿透重重迷雾看穿事物的本质,看穿本质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嫌少有人能够做到,而能够做到的人必然非富即贵,非池中之物,很明显沈飞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沈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所以沈飞明明没有亲历,却比亲眼见到还能够认清事物的本质,还能够找到关键的节点。拓跋烈拥有沈飞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拥有了沈飞让他有了改变命运的可能;却也同时不幸的,因为沈飞的志向实在太过远大,而远大的志向必然触动方方面面的利益,招致各种各样的打击,对于本来衣食无忧的他来说,会因此被置入险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拓跋烈并不后悔,愿意和沈飞一起担负置身险境的风险,他越来越信任沈飞,信任来源于能力的展现,沈飞展现出的实力足够配的上信任二字,他认为沈飞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能够带给他奇迹的人。
“哦?”老皇帝有些晕了,搞不懂拓跋烈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照以往的情况来说,遇到烦心事的时候老皇帝肯定会征询拓跋子初的意见,那是他的智囊,没有什么问题是子初解决不了的。
只是今天的事情涉及皇子,他知道拓跋子初不想得罪诸位皇子中的任何一个,出于多年的交情没有把他唤入宫中,却万万想不到拓跋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老皇帝不禁想:烈儿究竟为何而来,他来此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好处!
沉思片刻,老皇帝往椅子中间靠了靠,让身体陷入到宽大的椅座当中:“说说看。”
得到父皇的允许,拓跋烈沉吟说道:“烈儿认为,楚绣虽然死了,但楚绣提出的改革方案仍有价值,不能废止,应当继续施行下去,为此,烈愿意继承他的遗志,冒天下之大不违,带头推进改革的步伐。
此外,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十哥妄杀忠良,理应判处斩立决,但考虑有损皇家威仪,不如软禁起来,用余生的时间赎罪。朝中群臣做不实之证理应按欺君之罪论处,考虑人数过多,不如先抄没家产,着女眷子嗣居于现处,命军队入府驻扎日夜看守,一旦发现异动就地处决。
皇儿现在为禁卫军副统领,愿意承担看守王公大臣们的任务,为帝国,为父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听拓跋烈说完,老皇帝倒吸一口凉气,深深陷入座位中久久不得起身。“既要主持改革,又想负责看管一众王公大臣的家眷,烈儿啊烈儿,你的勇气和智慧真是不输于自己的哥哥啊。”
老皇帝何等聪明之人,马上明白了拓跋烈的用意。
现在形势已经非常明显,群臣拥护拓跋真希望借他之手维持现状,保证已经得到的荣华富贵天长地久地持续下去。作为皇帝,自己与他们的关系是对立的,自己掌握生杀大权但对方人多势众,背后是庞大的士绅关系网,不得不谨小慎微的处理。由此才纠结,由此才不知该如何是好。
把他们连同真儿一起杀了,自己的威信得到维护,但帝国必然陷入瘫痪,长久努力得到的富足与强大只怕会一夕之间崩溃,造成民心不稳的乱象,各地士绅多是朝臣们的远房亲属说不定会就此起义,帝国会陷入动乱之中。
不杀他们,自己的威信不足以确立,真儿将无限做大,在朝臣心中的地位无限攀升,别说是他的大哥元吉,就是自己的地位都岌岌可危。
若是年轻的时候,自己一定会选择把所有违逆的人全部杀了,但现在,面对辛苦建立的基业不得不瞻前顾后,考虑再三。
本以为是非一即二的选择题,不会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却想不到烈儿出现在如此关键的时间点上,为自己送来了一条锦囊妙计。
烈儿的计划确实巧妙,甚至堪称完美,仔细想想和真儿的做法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