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乱

凡世歌 小妖方狄 3379 字 9个月前

“那沈飞怎么办,已有佛宗高手现身相护,是否证明净坛之内已对师兄的做法产生了分歧。”

“恰恰相反,既然见到了沈飞,他们更会支持我的做法,因为沈飞会为九州大地带来灾难。所谓我佛慈悲不忍众生受苦,高僧们为了众生幸福很可能不惜背负天罚除掉沈飞。”

“善哉善哉,师兄为何有此高见。”

“看透了自然领悟了。”

“师弟尚有一事不解。”

“你直说吧。”

“师弟不解的是,沈飞带来的灾难是灾难,帝都现在的争斗就不是灾难了吗,就不会带来生灵涂炭的灭世景象了吗。”

此言一出,僧院内刮起一阵无缘之风,平静的水面掀起波澜,净灵把玩着手中的棋子,想了许久无处安置,最后将之放回用来盛棋子的黑碗里,长叹一声:“师弟,或许你已不适合继续留在帝都,留在我身边了,去潮音寺思过吧,顺便监视住普德和尚,防止他做出不利计划实施的事情。”

“师兄你要赶我走?”

“我已想明,入地狱者有我一人足矣。”

“师兄……师弟知错了。”净心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偌大的放生池映照出他颤抖的剪影。

“安心去吧,我知道你心中的苦,这件事情我自己背了。”

开皇三十二年六月初九,帝都大乱,诸王夺权,灵隐寺监院净心遭到主持惩处,发配潮音寺思过,自此再也没有踏入帝都半步。

《凡世歌》人间篇第七卷《天下局(中)》完

敬请关注人间篇第八卷《天下局(下)》。

写在最后:还有最后一卷内容,人间篇的故事就结束了。人间篇从汝阳城开始一路向东最后落足在长安城结束通篇,以地理位置为引,将佛和道的信仰之争,皇子之间的王位之争两条线索杂糅在一起,最终迎来结局。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人间篇的内容,那就是斗,沈飞要让道宗的信仰传遍人国,必然要经历重重阻力,要一路战斗直至最后达成目标。斗产生的结果是乱,人间之国有着多方势力存在,在达到新的平衡之前必然要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动乱,这是无法避免的。总的来说,人间篇写完还算满意,下一部又要进入仙界篇了,主要讲述仙魔争斗和兄弟二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很明显,阔别已久的邵氏白羽会重新走入我们的视线,他所经历的黑暗还远远没有结束,他必然要承受常人无法想象之苦,由此才能获得重生。有的时候会觉得邵白羽在我笔下过得实在太惨了一些,但仔细想想,哪一个上位者没有在黑暗的深渊中泥足深陷呢。关键是——走出来、站起来、为了理想挺起胸膛,大踏步的向前迈进。便是所谓的执!

“不错,若干年来皇子府已被修建成了小型要塞,储备了足够吃两个月的粮食,没那么容易被攻破的。”慕容南双目放光地攥紧了拳,“现在想想,我们昨晚将一家老小全部接来王子府真是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没办法了,鱼死网破吧。”

“对,鱼死网破。”

大皇子擦干泪水,走到两人面前第一个伸出手,他的脸上再也没有痴痴傻傻的模样,取而代之的是坚定和果断:“只要能度过眼前的难关,两位即刻被加封为定国公,获赐免死金牌,保万世荣华。”

“谢陛下。”

“谢陛下。”慕容南和上官虹日对于大皇子的表现虽然意外,但反而觉得踏实,如此危险的形势下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傻里傻气的皇子,而是一位有着足够魄力,有着足够影响力能够率领他们突出重围的领导者。

沈腾却充满惊奇地盯着大皇子的脸,脑海中回忆起了沈飞的告诫:“出生帝王世家,能够混到如今的地位怎么会是傻子,小心别被他骗了。”现在想来,沈飞说的不无道理,看起来傻里傻气、任人摆布的大皇子说不定一直都在韬光养晦,在等待时机,要不是被老皇帝逼入了绝境,恐怕只有在登基的时候才会见到他的真面目吧。

帝王家族真的深不可测。

……

来自王子府的争斗呐喊之声传遍帝都上下,与他争斗了整整十年的拓跋真脸上没有丝毫喜悦之情,反而更加阴云密布。昨天,母后已对他道明一切,一切如他所料,父皇是个杀人不见血的魔王,曾妄图借刀杀人其心可诛。

现在看来,他当时的选择真是再正确不过,既争取到了士绅们的支持,又将自己置于事外。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深处帝都天牢之内,没有谁再会顾及到他了。

“时候差不多了。”皇子真蓄势待发地站起,随着他起身黑暗升腾包围了整个牢笼。牢门从外面打开,打开它的是看守牢房的牢头,他对拓跋真一脸的恭敬,一手握着钥匙,一手捧着一身干净的龙袍:“殿下,是时候出山了,跟您预想的分毫不差,咱们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只要您一声令下,就能直捣黄龙,攻进皇宫,逼老皇帝退位。”

贵妃娘娘的牢门也被打开,年老色衰的她就连往日的精气神也失去了,以复杂的目光注视自己的儿子,低声道:“真儿,原来你早已看穿了一切,你们父子真的太像了,太像了。”

“虎毒尚不食子,儿臣已经给了父皇最后的机会,可惜他错过了,既然如此儿臣只能无视父子亲情反戈一击!”

“真儿啊,他毕竟是你的亲生父亲。”

“我没有这样的父亲,他也不配做我的父亲。实话对你说母后,从家宅监禁,到被囚天牢,一切都在儿臣的预料之内。若干年来,父皇自以为对儿臣了若指掌,殊不知儿臣早已有了对策,天牢的牢头明面上是禁卫军的千夫长,为东方长青所用,实际上却是儿臣培养多年的心腹,整座天牢早已被儿臣控制,关押在其中的每一名死囚都是身怀绝技的死侍,只为儿臣一人所用。

被打入天牢就如同进了自己家的院子,正合儿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