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节 贫穷

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宋代,本来是四川民间缺乏通货,商人们想出来的权宜之计。这个后来让官府掌握了,虽然限定在四川一地使用,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算是经营得法,没闹出什么大乱子。

但是等到五路伐夏失败,沉重的军事开支压到了理性,这么一份好好的纸质货币生生就给玩崩了。

至于元朝那种定期贬值四分之一,不断滥发新钞的金融政策,反正他就撑了不到九十多年就不考虑了。

至于明太祖搞得那个钞法,一来是缺少通货的无奈之举,二来印法币就是他喵的爽。多亏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给力,满世界的赚银子,日本、秘鲁的银山都挖空了。这才解决了自汉开始就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的通货问题。

所以当韩岗提出要大印纸币,在铜钱和食盐买卖上玩上一手的时候,李旭脑门后面那根弦就紧绷了起来。

“朕以为,还是先不要这么来。”皇帝直接拒绝了韩岗:“朝廷的用度上缺了多少,老令公回头报上来,朕来想办法解决。”

禄钞这个改革,其实涉及的面并不广,归根结底就落在白玉京里的这些京官头上,就算是玩砸了,也不怕这些官员吃不上饭,更不必说领导干部带头造反,他们顶多就是闹个脾气,犯个抑郁。

但是推广到了盐和钱上,这可干系到百姓的方方面面,一旦弄出一点点小风波,引发的连锁反应也是李旭无法控制的。

“总是用陛下的体己钱,也不是一回事。”韩岗皱着眉头。

虽然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皇帝和朝廷,在这个钱字上其实还是泾渭分明。

朝廷的收入,除了税赋、盐铁专营获得收入外,还有战争胜利的缴获,以及法律没收得来的财产。

而皇帝也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比如皇家园林的收入,以及宫廷织造的收入。

全大虞最大的紫色染料供应商就是大虞宫廷,大明宫内的工坊生产的紫色染料一直都是白玉京最抢手的商品,甚至贩卖到波斯、大食、大秦去。

李旭前些日子让太监们在宫内搞了个蒸馏酒的作坊,此时民间广泛引用的酒度数普遍不高。以至于有所谓“绿蚁”“竹叶青”之说,这个绿色其实就是混进去的酒曲残渣。

也正是因为度数不高,所以才能“会须一饮三百杯”。不然青莲剑仙还没有成名就肝硬化了。

李旭通过蒸馏弄些高度数酒浆送到宫外贩卖,也着实赚了不少钱。

当然那些桀骜不驯的节度使们还会定期不定期的向皇帝提供额外的供奉,这笔钱也算是他们上交的保护费,毕竟即使是桀骜不驯的节度使也需要借朝廷的名义压制部下的骄兵悍将。

即使是朝廷控制下的节度使,也经常不经过三省同意,将府库中的一部分朝廷上供给皇帝,这种公然行贿一直都是大臣们获得皇帝欣赏的潜规则。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大虞四处冒烟,八方漏气,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没钱皇帝自己也坐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