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给周围几人使了使眼色,意思便是今日先隐忍下来。
然而就在这时,两黄旗的爱新觉罗·巩阿岱忽然来奏道:“臣弟不赞同豫王爷之言,这天下是我们八旗打下来的,绝非一人之功。摄政王既然提及国策,那臣弟便有话直说了。我大清入关之初,所向披靡,这一是我八旗骁勇善战,二是明朝不得人心,从上至下全都烂透,士绅不愿意再为明廷效忠,汉民饱受三饷之苦,我大清入住天下,是顺天应人,本可传檄而定。”
巩阿岱顿了顿,继续说道,声音激昂,“这一点,从我三路大军南下,明军具降可以看出来,我大清本已经平定天下,然摄政王推行剃发令,立即使得天下鼎沸,各地乱匪蜂蛹而起。我大清之敌,原为腐朽的明朝,朱姓一家,八旗灭之,如猛虎搏兔,易如反掌,但是剃发易服,却使得我大清与整个天下为敌,使得汉族士绅、百姓,为保衣冠,为保文化,转而支持明朝,使我八旗疲于应对,处处皆敌。去岁的湖广之战,今岁楚赣大战,我大清连连失败,臣弟认为,这都是摄政王的国策出了问题。恕臣弟无礼,臣弟以为摄政王已经没有能力驾驭大清江山,不如退位让贤,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公推,另选摄政。”
这话说出来,顿时击起千层浪,一众宗室与八旗大臣已经觉得多尔衮有了准备,便没打算跳出来,但是这巩阿岱这样一说,不少人便疑惑起来。
他这话说得条理清晰,讲事实摆道理,指责剃发令,隐约间还有为陈名夏翻案之意,巩阿岱没有这个水平,多半是别人写好了说辞由他照着念。
那众人就不得不想一想,是不是肃亲王决定动手,那他们该不该支援呢?
巩阿岱是两黄旗人,老奴的侄子,皇太极死后,他与鳌拜、图赖、索尼、谭泰等人曾盟誓,支持豪格登位,但豪格争位失败后,他却与谭泰等人倒向了多尔衮。
他身份比较特殊,两黄旗人,又曾经支持豪格,不少人见他挑头反对多尔衮,便以为豪格说动了他,他现在是给豪格纳投名状。
他这一挑头,一些没长脑子的豪格派,竟然出来十多人,上前附和。
豪格同鳌拜对视一眼,他根本没联系巩阿岱,这显然是多尔衮抛砖引玉之计,这下他这一派怕是要吃大亏,两人不禁冷汗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