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把水搅混了

这种扯虎皮做大旗的事,大概没有人比赵高更擅长了。虽然现实中对于目前的情况没有预设,但赵高本身就擅长搞乱局势。既然朝廷不把倭寇当一回事,那么赵高就让他们不得不当一回事。

不过这一切当王阳明还在沿海的时候是不敢动的。

嘉靖六年,王阳明复出平叛,到嘉靖七年的时候已经率军抵达南宁,短时间内不可能回归,众多沿海诸将因为牵扯大礼议事件遭到贬斥,卫所防守糜烂不堪,据庭报,绝大多数卫所内军户实际人数不足一半,军械更是破烂无比。

也就在这时,匪首劳巴率领众匪寇,沿黄河一线向内地进发,接连攻克多所内陆重镇。比较奇怪的是,这次倭寇的进攻,少杀人口,多掠富户,甚至有将富户之田分于贫民的行为,迥异于平日里只顾劫掠的行径。

最让人震惊的一点是,每攻下一座县衙,匪首都会在县衙前当众出示一个孩童,指认其为先帝正德皇帝之子,受奸臣篡位者迫害,不得已才流浪海外,受众义士扶助,早晚回来夺回大明江山。

这条消息当然快马加鞭被送入了还在纷争的朝廷之中。

一时之间朝廷上下,从皇帝到群臣全部愕然。

嘉靖皇帝本身就是小宗入大宗,所谓的大礼议无非就是得位更正一些,现在居然有人直指他为篡位,武宗皇帝的遗诏也成了伪诏,这简直比捅了他的菊花命门还要紧。

这件事情几乎完全不需要推敲就可以认定是假的,可民众不会这么想,众多的文人不会仔细去分辨。匪寇每攻下一个县城,就意味着数万人口知道了这个消息,哪怕后面的解释再多再正确,也会成为掩饰,说不定就会成为历史疑案记载入正史野史之中,到时朝廷中每一个人,从皇帝到大臣统统洗不干净。

嘉靖皇帝排挤杨廷和的行动会变成事成之后的灭口,杨廷和的据理力争会变成挟恩图报,所有一切的人和事都会换个面目,这根本就是不能容忍的事,廷争双方都不能容忍的事!

真正挑战王朝底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