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传奇历史巨城

这样一来,大部族自然有更多的机会,小部落也非毫无希望,至于夺得物资后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纷争,这自然不是老族所考虑的范围。在借着匈奴的威势之下,老族成功从利益中脱身出来成为仲裁者和监管者,获得一个名义上的盟主位置也是理所当然。

况且,以老八这种沉稳厚重的性格和称号上的规则,又有了名义上的支撑,时间长了自然会有小部落会真心投靠过来,那时只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其中的大权也是迟早的事,到时候人口的基数在那里,一个松散联盟的战斗力是谁也无法小视的。

不得不说,老八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

“看起来牧者一组才是当初底层规则最看好的一队,毕竟以牧者迅速积累的能力配合老八震慑住局面,所产生的效果绝对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

看着老八的成就,赵高心中恍然地感叹了起来。在老家伙团队中,老八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计划的执行者存在,这简直就是扼杀了他的天分,当初在晋升开拓者的时候,赵高就应该明白这一点。

如果仔细去看的话,老八的开拓者属性简直就是和牧者丝丝入扣,牧者所建立团队中的牧一牧二之流本来就是为老八准备的。只可惜命运弄人功亏一篑,在值役者阶段积累了许久,能够模拟开拓者作战方式堪称第一人的牧者遇到了蛮不讲理的赵高,被活生生扼杀在了萌芽的阶段,连带天生的侍者都被赵高截胡,命运之惨当真无法言说。

而当初用这种方式只掠夺到了牧者极少一部分的积累,就让赵高大大地发了一笔,仅积分的数量就过了千万,牧者真正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其实就很可以看出端倪。

这些话当然不能对麦玲珑去说,不过既然此时老八已经能够稳定住后方,那么赵高去完成这根本不可能完成系列任务的第二阶段也就有了底气,他拍了拍刚刚感受到长安规则而有点发愣的麦玲珑肩膀,笑着说道:

“走,我们先去见一见那位吃了仙药的神棍吧!”

ps:神棍是谁?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大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众人所知的自然是那首“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与之相比,赵高此时吟诵的这一首受众面就小了许多,乃至于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听说过,却真真地反映了此时他的心境。

不知不觉间,赵高已经和押送物资的车队分别了一月之久,当时说是对四姓的实力十分信任,然而没有进入匈奴势力范围之内总会担心有意外的事件发生,特别是中行说曾经提醒过了其余探索者,所以赵高和麦玲珑还是半明半暗地跟着车队,直至一队匈奴兵接手才转折而下,绕过了三国的势力范围进入了大汉的疆域之内。

此时的汉王朝正处于巅峰的时刻,无论是种族命名者汉武大帝还是天选之子光武大帝,都是英明神武到了极致的超级帝王。大概也因为两人都太强的关系,大汉王朝没能像两晋或者两宋那样合成一个朝廷,而是泾渭分明地分为了两端,中间被一个史诗级历史人物王莽建立的新朝隔开,算是有了一个缓冲的地带。

也许是血脉相连的关系,西汉和东汉是天然的同盟,在这个乱世之中保持着绝大多数时候的步调一致。又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两人都默契地保留下了新朝的存在,只留下王莽生存在夹缝之中整天瑟瑟发抖。

按道理说,已经有了自己王朝,等阶也已经进阶史诗,拥有了自己独立规则道基的王莽不至于混的这么惨,但架不住对手实在是强到难以想象的存在。“不是兄弟无能,只怨共军太狡猾。”这句话稍稍修改一下,就能很贴切地形容出王莽此时的心境了。

“我们为什么先来西汉?按照势力声望保留的规则,我们不是从东汉入手会更好一些吗?”麦玲珑一边查看着老八通过人手随时传递过来的情报,一边问道。

东汉的剧情世界和他们两还有一丝渊源。当初刚刚进入方舟空间还没多久,赵高自己还是个粉嫩的新手,麦玲珑更是第一次参战的新人,两人不但暂时合作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更是为后面组队埋下了基础。在那个世界里,赵高最终在光武帝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任光手下拥有了一支独立的编队,形成了他独特战斗体系的雏形。

更何况,在团队晋升等阶的那个特殊三国剧情世界中,赵高成功地将属于刘备的气运转嫁到了汉王朝的身上,最终形成了另一个三足鼎立的框架,等于为东汉王朝实际延命了数十年。仅凭这两点,他在东汉势力的起始声望就会比西汉高上几个层次。

麦玲珑说从东汉入手,并非没有她的道理。

然而赵高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一点,甚至没有向麦玲珑解释原因,就直接带着她走进传奇历史巨城——长安。

这是一座根本无法被衡量的历史最顶级名城,所以赵高甫一靠近,就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触摸斑驳的城墙,用自己独特的能力去解析那浩瀚磅礴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