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阳文君

荆楚帝国 贰零肆柒 1652 字 9个月前

“原来如此……”陈兼大松了一口气,提着的心终于放下,然后一屁股坐在席上。坐定的他还是有些后怕:“我闻秦国已遣使至魏齐两国,欲与他们一同伐我。”

“确有此事。”阳文君的答话再次陈兼的心提了起来,好在他下一句便道:“收粟之时,魏齐两国即便想出兵,也要下月,那时吕不韦已经去职,昌平君将为秦之相邦。”

“善,大善。”昌平君是谁陈兼自然知道,嫪毐之乱前他是御史大夫,之后他便成了右丞相。丞相丞相,丞的是相,只是相邦的助手,但如果昌平君做了秦国相邦,那就是秦王之下第二人了,除了没有兵权,与楚国令尹无甚差别。

“以秦王政之意,秦国当先灭赵,再灭韩魏。灭国何其难,几十年之后他老了,然后薨了,楚国当得以存。”话终于到了正题,阳文君之言陈兼字字听在耳中,记在心里。“故此,楚国不当救赵,更不该独自救赵,以免激怒秦王……”

看着认真倾听的陈兼,阳文君留了足够缓冲才继续道:“太后言:大子不当立。”

秦国是一架战争机器,冲向那里便可毁灭那里。好在机器皆由人掌握,而变成战争机器的秦国,其公族是诸国当中最式微的,如果秦王未能亲政、或是亲政却无班底爪牙,那这架战争机器的控制权也多在外戚而非秦王。最典型的就是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真正大权独揽是在废太后、逐四贵之后,此时他在位已有四十年。

秦王政之父异人庶出,为王三年便薨落,秦王政即位虽有九年,但他一直未能亲政,现在亲政了朝局也会被外戚影响。嫪毐作乱、生母交恶,他能依靠的就是当年秦昭襄王依靠的势力。而这股势力当政,楚国自然是安全的。如果灭赵、灭韩、灭魏花费秦王政一生的时间,那新王掌权之前楚国仍可以保存。至于以后,太远的事情谁能想得到……

‘是于郊野与战可存国,还是处秦宫左右政局能存国?’问题答案不言自明。明白是明白,但秦宫的凶险丝毫不逊于战场——陈县乃商贾众多之地,陈兼听闻从秦国回来的陈县商人说:嫪毐作乱时,其门客喊的是‘卫大王、诛奸逆’,且一干人只战于咸阳,而非四下传的那样,要去雍城弑君。

秦宫险恶。阳文君说最后那句话时,陈兼还在想象秦王加冠前后的秦宫权力争斗,待见阳文君诧异的看向自己,他才回过神来,然后吓了一跳:大子不当立,那当立谁?

“非要子兼弑君。郢都若乱,子谦袖手即可,新王即立,子兼说众人奉之即可。”阳文君话说得很轻,这才是他今日的来意。

“真、真奉之还是假奉之?”素来精明的陈兼糊涂了一句,说完就想自己打自己耳光。“我懂了。只是大敌当前,郢都若乱,与战不利啊。”

“无妨。”大战之时后方发生政变,不论如何都会影响士气,可阳文君却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