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防范于未燃的办法,对于已经患有心疾的人,除了喝柳树皮汁、饮大麻籽汁,也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昃离的反问李剳也没办法回答。心疾实属膏肓之疾,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之不至,这确实不是凡人能够医好的。然而李剳担心大王非要自己医好不可,如果医不好,说不定盛怒之下就要杀人。
李剳想着大王,大王就来了。得闻祖芈棘仍然未醒,赵政的脸阴沉得吓人,看太医的眼光好似在看死人。杀人的目光下,连上次医好赵政铁水烫伤的夏无且脸色都是煞白。唯有列在最前的王后芈蒨、昌文君、昌平君、新城君等人脸色悲伤。
“既是不死之药,何以祖太后不醒?”赵政的目光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昃离身上。
“臣来之前,祖太后已至阴阳之间矣。”昃离重复此前所言。“不死之药,乃助人之不死,而非使逝者复生也。且心疾者,乃膏肓之疾,臣实难有良策。”
赵政本想说神医亦不过如此,但昃离言辞诚恳,又名满天下。如果他都救不了祖太后,天下也就没有别人能救祖太后了。带着些失望,赵政轻步走向内室,芈棘仍然昏睡于床榻,尚吾伏拜在一侧。愣看中他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待回神,才想起芈玹已经走了。
如果芈玹在就好了。前几次祖太后有疾,都是芈玹在服侍,可现在她却不在。赵政忽然间有些后悔,他很想让人把芈玹追回来。这不难办到,只要他现在下令,天黑前芈玹定能出现在华阳宫,出现在祖太后的床榻之侧。然而,让芈玹去楚国正是祖太后的心愿。
这几天他逐渐明白祖太后的意思:即便秦楚两国已然交恶,但秦楚王室仍要延续已经长达四百多年的联姻。秦王娶楚女,楚王立秦后,正是这种紧密的联姻使得秦楚这对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的鄙陋之国,紧密无间,得以壮大。
祖太后应算是宣太后时代的人,在楚怀王未客死咸阳之前,秦楚间仍保持着以往的和睦。这种和睦通过宣太后折射到祖太后身上,现在又要从祖太后身上折射到芈玹身上。
只是,天下早就变了。温文尔雅变成了尸山血海,仁义躬谦变成了尔虞我诈,每个人都计较利益,所有人只在乎得失。这种不适时宜的老旧期望终有一天会寿终正寝。
赵政叹了口气,他对祖太后的感激发自肺腑。没有她,他和父王将永远是邯郸城里任人凌辱的可怜质子;没有她,他将蝼蚁一样死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没有她,他永不能为王。
“来人!”叹气之后赵政如此喊道,他要命人追回芈玹。
“见过大王。”柔弱又坚毅的女声,喘息还带着些细微的急促。
“你……”赵政看着眼前的芈玹无比惊讶。她凭空出现,却毫不突兀的立在西室之内,仿佛她从未离开过这里。赵政惊讶她的突然出现,也惊讶于她的肤色——原来她的肤色是故意遮盖过的,这才显得那么暗淡。现在所有的掩饰都没有了,他又看见那日在渭水河畔曾经看见过的明艳之美。
“玹妹妹。”赵政看芈玹的眼神让芈蒨忐忑,她想让芈玹退下,话到嘴边又不知怎么开口。
“大、大、大王……”床榻旁的尚吾语无伦次的喊叫起来,祖太后就要醒了。
熊启送芈玹出城的时候,赵政的车驾正在渡过渭水上的长桥。秦王即天子,而天子驾六。因为是春天,故而服马必须全是青色。六匹青色的服马拖曳着偌大的车驾,不敢赶的太快,只能一点一点的在长桥上前行。
“昃离入秦,乃携不死药而来,说是荆王于海外仙山求得,仅有三份……”华阳宫那边的事情,赵高一直关注着,尤其是不死药。
“从仙山求得?”赵政笑。“不是海外化人所献吗?还赐了化人二十万斤钜铁。”
“大王,臣也愿大秦得不死药,”赵高讨好的笑。“好使大王长生不死……”
“谁人可长生不死?”赵政年轻不知愁滋味,从未想过自己有一日也要求不死药。“不死药者,不仅难得,亦难……”
天下的东面是大海,化人或从海上来,或从西方来。赵政事事怀疑,本不太相信不死药的传说,只是为了祖太后,他又希望这是真的。
服侍日久,赵高难大约能猜到赵政的心事,故而道:“天下皆言不死药服之可以不死。嫦娥连服两枚,因而成仙升天。臣为大秦社稷计,愿大王长生不死。”
“哈哈!”赵高说的赵政大笑。这时候车驾已过渭水,桥头上国尉卫缭正要求见。
“卫卿所为何事?”余人都退下了,赵政不知卫缭为何会在桥头相候。
“禀大王,丞相昌平君送芈玹出城,欲离秦也。”卫缭疾告道。
秦国很早就有内部监察制度,只是未像楚国那样独立成一个司。虽然没有独立成司,可秦国国内的监察人员几十倍于楚国。变法一百多年,告奸不但成为一种习惯,还有人以此为业。卫缭执掌国尉后,内部监察一再加强。熊启还在相邦府内赶制出秦符传的时候,便已经有人告奸至国尉府,而后熊启一直被跟踪,直到送完芈玹后返城。
早上视朝还在说要芈玹速速告庙,一散朝右丞相就送芈玹出城离秦。这样的行径,卫缭不得不亲自赶来禀报。
“离秦便离秦。”赵政不好说这件事是自己嘱意的。
“大王之意,”卫缭有些不懂。“任由芈玹离秦入楚?”
“卫卿还有何事?”车驾快到咸阳城,赵政不愿再提此事。
“臣只是担心朝臣会深究此事。”卫缭还是不太明白赵政对芈棘的感情。
“深究又如何?”赵政笑容有些冷。“他们想深究,怕不是因为芈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