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救己

荆楚帝国 贰零肆柒 3244 字 9个月前

亚里斯多德四世话被迅速报告给了齐褐。齐褐知道他是大人,还是长公子之傅,两刻钟后,数百名褪去重甲举着盾牌的秦卒被组织起来,向那那些十斤炮发起一次真正的冲锋。

血肉与钢铁的交锋又一次重演,十斤炮霰弹的威力不如十五斤炮,可火炮的放列间隔大大小于操典的要求,营长还没有喊出‘双倍霰弹’的命令,秦卒就败退了。

“诸神在上……”目睹这一切的亚里斯多德四世再也没有大人的威风,脑中一直闪现着霰弹杀伤士兵的血腥场面。若不是毋忌和扎拉斯将他抬上马车,马车后方秦军士兵拦住了疾追而来的楚卒,他已经被夷矛捅出几个窟窿。

“啊!诸神。”马车上,亚里斯多德四世忽然抽紧了身躯,整个人打摆子一样颤抖,最后昏死过去。

“启禀大王,秦军人已败退四十里。”熊荆的幕府设在商邑县衙,虽然东侧的秦军并不是当下关注的重点,军司马斗常还是向他报告追击的情况。

“不佞只想知道,竹林关沉舟何时清理完毕?”靠着坐骑,熊荆赶在了郢师的前头,他们现在还堵在竹林关。

“臣等不知也。”斗常看了看成通,又看了看其他将率,欲言又止。

这次战役,楚军靠改进后的两桨小翼战舟行军。每日可两百里,只是水道一旦被沉舟阻塞,那就走不动了。弃舟登岸自然可以,可弃舟后粮秣、辎重、火炮、甚至是甲胄和武器……,这些必备的东西就要舍弃。

由熊荆直接授意计划的军事革新令楚军迅速强大,但这种强大依赖更高效率的后勤,一旦失去这样的后勤支撑,楚军就会变得不会打仗。或者说,楚军变得越来越笨重,尤其是火炮的加入,大大制约了楚军的行军里程——行军里程不再由士卒的承受能力决定,而是由挽马的承受能力决定。

在斗常看来,不管清理那些沉舟需要多久,己方都在渐渐输掉整场战争。秦人正在设备、秦军正在驰援。商邑距离咸阳不过四百里,若是能抛弃舟楫和一切辎重,只带着几百吨火药西去,楚军最多五天就能赶到咸阳。

而如果等待工兵清理沉舟,那将是七、八天以后。以知彼司的探报,秦军昨日刚出崤塞。六十万大军不可能一日尽出崤塞,这意味着崤塞西侧的秦军距咸阳只有六百四十里、距蓝田只有五百五十里。即便崤函谷道难行,五百五十里也只需要六天时间。

蒙恬率军往西,王敖车驾往东。身负同样使命的两人在山道上相遇,两车错毂的时候王敖让御手停下,蒙恬的戎车也随之停下。

“敖窃闻之,蒙将军王父蒙骜将军乃齐人也。”王敖对着蒙恬一揖,朗声开始说话:“然不知,蒙骜将军因何入秦?”

王敖提起了蒙恬的祖父,蒙恬不明其意,默声不答。王敖不以为意,再道:“敖与将军,食前方丈、娇妻美妾,尽享人臣之极欲;攻城拔邑、游说列国,一展胸中之宏志,此皆大秦之赐也。而今大秦危难,救秦即救己,敖愿与将军共勉之!”

世人皆言秦乃虎狼之国,可虎狼之国也有既得利益群体。蒙骜入秦,自然是因为在齐国过得不如意;王敖入秦,也有也是在关东不得重用。天下士人入秦,皆是此理,像李斯那种彻悟厕鼠、仓鼠之别、深知成功全靠境况的人,还是少数。

如果说秦国是天下士人的向往之地,那楚国则是天下士人的鄙弃之国。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从立国起楚国就不愿用外人,更不愿任用贤才。熊荆即位后更甚,列国门客士人竟被驱逐出境,唯有匠人能够幸免。

如今楚军攻拔秦地,斩杀官吏,分封闾域,摆明了是不打算和天下士人分权。如果秦国亡了,天下由楚国一统,那天下将是芈姓贵族、楚国誉士的封邑,绝非列国士人的舞台。既然如此,天下士人缘何要助楚?既然如此,天下士人何以不救秦?

王敖想法如此。两千年后八国联军入京,报纸上传言洋人要开科考,士子们闻讯大悦,抱的也是同样的心思。断人仕途就是断人财路,断人财路就是杀人父母。

崤塞山道,王敖话毕即与蒙恬错毂而过。商邑菟和山,烈日下从武关匆匆赶来的赵亥终于抵达。上午时分齐褐麾下的万余秦军曾数次发动攻势以求夺回官道隘口,然而楚越两师寸土不让,竹率领的千余泰人入山林如鱼入海,不断袭扰齐褐后方,使其不能全力进攻。赵亥赶到时,齐褐所部剩下不到万人,楚军的军旗牢牢地在隘口、菟和山上飘扬。

“末将无能,请将军责罚。”齐褐是以射术得任中尉之将,兵法韬略说起来头头是道,可一旦实战就显露出了纸上谈兵的软肋。

“既战,有胜自有败,谈何责罚。”赵亥耐着性子说了一句,转而问道:“荆人援军至否?彼尚有可战之卒几何?”

“不多矣。”齐褐答道。“末将连番攻伐,荆人已成强弩之末。”

“善!”齐褐没能攻下关隘,没能夺回菟和山,但楚军也被他拖累拖垮。赵亥知道时间有限,当即令道:“击鼓!攻——”

‘咚咚咚咚的……’震天的鼓声在菟和山东面的谷道中响起,挑选出来的数千死士闻声立即向隘口疾行,赵亥举着陆离镜正注目这些死士。不想‘嗖’的一声,雕翎箭从密林中一闪即逝,再出现时已横穿他的颈间。这一次,谁也救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