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在西方,没有印刷术的时候,每一本书都要靠抄书匠亲笔抄写,等完成一本就要把他手指砍下,镶嵌在封面上,防止他泄露出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陈浮生想起读书时看到的一则记录,半开玩笑地问道。
“当然是假的,公子岂不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道理么?”答话的却不是沈醉,而是一个银发碧眼,鼻梁高耸,身着一身墨底白色儒服的老人,也是这一层的管事。
“果然这些典籍书画,还是要找个有文化的人来打理。”陈浮生心中陡然浮起这样一个念头,对着这个看起来比大齐人还要大齐人的的异邦人抱拳作揖,“在下陈浮生,草字守正,见过先生。”
对方回了一礼,“阁下可以称呼在下的名字袁天象,或者表字万象,至于原先的名字,即便告诉了阁下,左右也不会明白,还是无需多提了。”
“袁天象?”陈浮生忍不住就要笑出声,接着又是又听到了万象两个字,急忙开口:“莫非老丈就是这万象阁的主人?”
“在我面前不必拘束,在下知道阁下为何而笑,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对方仿佛预料到了陈浮生的反应,对方轻笑一声,“这个名字确实是向那位袁天罡先生借鉴而来,在下听说他他观天相人相而知万事的能力之后实在佩服,于是取了这个名字以敬前贤。至于这家万象阁的主人自然不可能是区区在下,我只不过是取了个名字而已,阁下既然知道这个传闻,对于我西学相比也有些了解,不知道想要找哪方面的书籍?”
陈浮生摇了摇头,虚心请教:“这方面您是专家,还请您先介绍一二。”
对方显然对于能够给陈浮生扫盲很是开心,抚摸一下胡须说道:“那么就必须要提亚里士多德大师的《逻辑学》了,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丝毫不低于,你们所谓的孔孟两位圣人,可以称之为亚圣,也不对亚圣已经有了,那就亚子吧,总之,他的思想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根基。”
听了袁天象大致介绍一二,陈浮生脑袋迅速明白过来,他可不是那些只会死读四书五经的儒生:那不就是墨子和后圣所提倡的东西吗?
“看来不止我神州有着圣人教化。”陈浮生看着沈醉若有所思的样子,心中暗想,“如果不是在近古时,废黜百家,儒家独大,墨家沉沦,后圣更是被划分到了法家,我神州思想定然远比这些西夷更为光辉灿烂。”
至于现在,陈浮生也知道法家虽然一直没有断绝,历朝开国皇帝身边都有一两个法家人物作为参谋,但一旦得了天下,儒家就会取代法家的地位,成为显学,法家就一直延续这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