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自己为什么要小心翼翼的来做这件事,只需要将这些礁岩弄碎,那么这些海宝螺英,还不是尽如其手吗?
不过一个新的难题仍然困扰着他,那就是这些海礁岩远比想象中的更为坚固如何才能将它们弄断,又成了困扰他的事情了。
虎痴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将碎心展开,铆足了力气撞向礁岩,然而在水中,他受到了极大的阻力,一身的力气却根本释放不出来。
楼乙看着他铆足了力气,却以极慢的速度撞击海礁岩,就知道他这法子不管用。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抬头看向上方,慢慢的嘴角浮上一抹弧度,周身水灵元释放开来,他想到了一个更为简单有效的办法。
周围的水流在他的牵引下,形成一道围绕着他们高速旋转的漩涡,大量的海水被抽取过来,化作漩涡之力。
很快一道巨大漩涡冲破了海湖,将这片区域的岩礁全部裸露出来,虎痴看着空空如也的四周,冲着他竖起了大拇指。
随后楼乙自身的冻气释放出来,漩涡之中开始有冰晶出现,并且越来越多,形成无数的玄冰之刃,楼乙小心翼翼的操纵着它们靠近岩礁,然后利用高速的水流转动,来切割这些坚硬的礁岩。
那些玄冰之刃在于这些礁岩碰撞后,很快便碎裂或者折断了,然而楼乙根本就不在乎,这里的海水无穷无尽,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凝聚更多的玄冰之刃。
这个办法很快取得了成效,礁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切割,楼乙以自己的精神力包裹着冰刃,让它们变成了它的武器,尽量不去伤害镶嵌在礁岩壁上的螺英石。
一个时辰过后,他便收获了上百枚戒指大小的螺英石,但是距离完全收割它们,仍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种极为精密的操纵,是极为消耗精神的,然而楼乙却发现通过这么大范围的操纵冰刃,使得他的精神力再一次得到了锤炼。
经过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这片突起的礁岩石完全被抹平了,那些螺英石也尽数落入其手中,楼乙兴奋的手舞足蹈,像个三岁的娃娃一样。
这样他就能够自己打造渡渊舟了,如今的局势如此的不明朗,多一份手段总是有必要的,而且这一次收获颇丰,不仅得到了足量的螺英石,更是将瀑流剑诀的【湍流直下】与【涡流逆转】进行了升华。
万水归源并不算是一种术,它更像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源于对水之道的探索,追本溯源,笃行求真!
道虽有万象,但终归殊途同归,三千大道各不同,洗尽铅华始见真,楼乙拥有五行灵脉,又有其他的道途在身,他正行走在探索大道的岔路口。
结果如何现在犹未可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道需要摸索,道需要辩证,道需要时间实践,道需要时间体悟,而这一切都需要亲力亲为,旁人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彼人之道非我道,彼人之途非我途。
两人有序的想下行走,渐渐的楼乙发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迷宫的范围越发的大了,而且水平方向的深度,更是夸张的扩大了千倍万倍。
不过同样的,再遇到死胡同的情况,倒也不用再原路返回了,因为这里四通八达,一条通道走不通,换一条再走就行。
只是有些通道被海水灌满,形成一个个洞中的海湖,这些海湖的水异常冰冷,隐隐能够感觉到在它们之中隐藏着什么。
每每遇到这些海湖,他都会选择避而远之,不是他怕了,而是不想为此横生枝节,就这样一路摸索一路前行,最终却来到了一处极大的海湖面前。
这海湖的水不断的搅动着,楼乙看着它露出满脸的无奈,因为他不得不走这条路了,周围的通道都探寻过了,似乎只有这一条是通向下方的区域。
而这个通道就位于那搅动区域的中心,楼乙看向虎痴,开口说道,“小心些!”
虎痴点了点头,跟在他的背后,走进了这巨大无比的海湖之中,水极为冰凉,但是却散发着淡淡的蓝色光芒,它不同于外面的那些海水,那种海水透着黑蓝色,而且有一股咸腥的臭味。
这海水虽然翻腾着,却有一种奇异的清透之感,人沉浸其中令他心境醇和,海湖之中生长着斑斓的珊瑚与海葵,甚至能够看到一些浮游生物在眼前一闪而过。
它们通体闪着光芒,能够看到它们的内脏,身体宛如透明的琉璃,速度十分的快,快到他的手根本无法触碰到对方。
令人啧啧称奇的地方,他在这里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危险,而且这海湖的水似乎没有味道,不过却有着那么一丝丝的厚重感。
楼乙以自身沟通此水,却发现这海湖之中的水竟然泾渭分明,一半是海水,而另外一半竟然是不知名的液体,这令他十分的疑惑。
再加上这里除了那中央位置不断搅动的漩涡之外,就再也没有一点动静了,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有的时候人就是这样,有危险的时候能够冷静处置,没有危险的时候,反而就有些心里没底了。
虎痴跟在他身后,看着那些发光的浮游生物在眼前闪过,它下意识的就伸出手去捉,结果同楼乙一样,根本出碰不到它们。
随着深度不断加深,楼乙抬头看了一眼上方,发现透过这浅蓝色的海水,仍然能够看到上方通道的洞壁,能见度好的出奇。
慢慢的他们落到了海湖的底部,很奇怪的是,这里仍然什么都没有,他不得已只能继续向前走,走了不一会,总算是看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物。
一些微微裸露出湖底的礁石上,有一些如同粉末状的颗粒,它们十分的微小,闪烁着奇异之光。
之所以说是奇异之光,是因为它们的光芒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最开始楼乙看到它们之时,它们发着淡淡的荧光,随后慢慢转向浅黄色,再转向橘红色,再转向浅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