娲皇境太素天栗广之野娲皇宫中,混元无极娲皇至尊至人圣母女娲娘娘正侧卧在牙床之上,心神一动,拿起了一只金葫芦,一点葫芦口,金光万丈,一只神秘大幡飞了出来,绘满了妖文和无数珍禽异兽的图案。
女娲正欲摇起这杆神幡,却看到了自火云宫中飞出的三道祥光,愣了一愣,却是将那神幡收回了金葫芦之中,若有所思,不知在思量着些什么。
其余天下各处,也有人布局,似那东海龙宫之下数百万深的海底幽潭之中,一条浑身皮肉破碎,道伤激荡,苟延残喘八爪老龙也是久违的睁开了眼睛,那晦暗无光的龙目之中蓦地大放神光,最后一抖龙躯,一身龙体和精气血脉全都消失不见,仅留一道青光,射入六道轮回之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百年时光已过,自从昔年“凤鸣终南”以来,周天子权威愈见衰弱,而众诸侯百国的威名却更加显赫,此消彼长之下,到如今,周天子虽仍有天子之名,却无天子之实,天下大乱,国谋生存,民不聊生,各路诸侯欲称霸天下。
天下变革,神州动荡,西垂之地的秦国自从这些年来的经营,已经是愈加强横了。
如今秦国的国君名为嬴任好,他招贤纳士,武功赫赫,为了引天下贤士归附,甚至不惜用本来将进贡给太玄的贡品,十二元辰未羊后裔——首山之羊之皮,交换百里奚,从此之后,天下贤才归附,秦国威名更胜以往。
而这百年之间,其余诸侯各国为富兵强国,招纳贤士。经济上,推广铁器牛耕,提高生产力,发展社会经历,提供物质条件,在文治、格物、医药等方面无不突飞猛进;在文化上,那些应运而生的贤才和那些圣人神人布置的棋子们,大多转世轮回,成长起来了,带着他们的命数和气运,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昔年周武王分封功臣王亲的缺陷彻底暴露无遗,数百年过去,昔年亲戚如今已经成了仇寇,血脉更是淡薄,想来若是周武王能知晓这般光景,定然不会大封天下了。
昔年,周天子一王而压服天下,是以“征伐礼乐自天子出”,如今周天子势弱,诸侯强横,“征伐礼乐自诸侯出”,礼崩乐坏,社会最底层的士人开始崛起,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历史将由诸侯分裂走向大一统。
说着,太玄便牵着小龙女,进入宫殿之中,闭了宫门。
赢开看着禁闭的宫门,再三叩拜,足尖一点,直往终南山下略去。
随着凤鸣终南,整个地仙界气数大变,自古以来,每逢大劫,均有大气运者弄潮,反复乾坤,古往今来,不外如是。
那三十三天外混沌之中,众圣均有动作。
那太清境大赤天玄都紫府大罗山八景宫中,一位须发净白的老道正坐在一尊八卦炉前,正是那盘古太清圣人太上道德天尊,双目微阖,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感受到下界气数变幻,一拍头顶鱼尾冠,现了顶上三花,先天太极道德之气涌动。
但见先天太极道德之气包围之中庆云滚滚,瑞气千条,仙光升腾,绽放无穷大光明,无尽毫光,星光万丈;庆云似海,仙光如水,三朵巨大的莲花呈天地人三才之势鼎立于云中,绽放万丈金光。紫、赤、铅三色三花,上面篆刻着无数道文。密密麻麻,玄妙无比,那一左一右两朵莲花之上盘坐着两个老道,倒是中间那朵莲花之上,一个身影明灭闪烁,似是不太稳定。
但见这人影一动,化为一道灰气,自那混沌之中飞下界来。
布置完这些,过了片刻,不知又想到了什么,一拍这八卦炉,但见这八卦炉之中飞出一缕先天阴阳之气,对他拜了三拜,同样下界而来,至此,这位第一圣人又沉浸在大道之中。
玉清境弥罗天玉京金阙昆仑山玉虚宫之中,盘古玉清圣人玉虚元始天尊盘坐在那玉蒲团之上,却是一个威严不已的中年人模样。
只见他头顶庆云显化,那庆云之内,鸿蒙世界隐现其中,日月星辰普照其间。五色毫光渲染诸天,八音仙乐响彻寰宇。庆云之外,无数金灯、金莲、璎珞、垂珠从庆云之中漫天落下,如檐前滴水源源不断、络绎不绝。
又有一杆混沌气流弥漫的大燔在这庆云之中沉浮游动,散发无穷道韵,更是吐露出破灭一切的锐利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