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 战略

说起来,京东东路青州所在,是一个好地方,这儿经济不甚发达,但地型格外适合建基立业。

俗话讲,穷山恶水出刁民,就是说的这儿。

青州西侧是鲁山,而鲁山连绵起伏,向西北方向接泰山,向东南方向接沂山,沂山与鲁山的西南则是蒙山,就这样,青州向西的道路被连绵的山脉截断,而向南也有青锋岭、五莲山遮道。

依托这些山脉,只需很少的人马,便能建立起哨所与小寨,对西面和南面进行预警并阻截。

何况连绵的山脉过去,正是几条大河的交汇,黄河发水的八百里梁山泊,这儿的一群水泊草寇战力颇强,两败州府兵马,无意中,帮着挡了道!

而青州往东,一马平川直到大海,有大盐场,往东偏南方向还有招远金矿,这些平川地方,土地肥沃,正是割据建基的好地方。

丁一计算,他要起事,大宋朝廷要想对自己作出反应,需要时间,而大宋反应过来之前,二龙山完全可以夺取青州全境、莱州全境、潍州全境、登州(山多有水军)、密州大部(山多)。

而大宋就算反应过来,西面南面无需担忧。

最好的调兵只有北方,可北方边军百年没有战事,边卒羸弱,更有大辽威压,还有黄河、济水、淄河等大河挡道,只需有一支得力的骑军,配合大量步卒,便能完美地守住大河沿线。

大的战略,就是在大辽与金国相争时,拖住北宋军队,让北方自己打生打死,不许北宋参与。

照目前观察,北宋军力偏弱,最强悍的西军还未有向东调遣,运作得好,很有可能杀出去,直击汴梁,消灭北宋。

这就要和北方强敌大金国抢时间,要是够快,说不定稳住局势,夺取河北北路的时候,大金与大辽还在相持,毕竟大辽没有了大宋这根搅屎棍,能全心向北,或许会坚持时间长一些。

这是丁一心目中的大战略,可是这个战略暂时还不能说出来,山上的这些人比鼠目春光稍好一点点,说太多了他们不理解也不会相信,就算朱武,也只是跟他聊一些浅显的东西,所以,先做了再说,做到一定程度,他们自然就明白了。

丁一有过领军经验,调拨安排井井有条,不到饭点,大家提前吃了一顿饭,然后是分批分拨地出发了,在山脚各军相继按命令分散。

不止是二龙山不许进出,通往清风寨的各条大路小道分拨人手,或隐于暗处,或明着设卡,进出者一律拿下,不叫走漏消息,还有百余轻骑游曳,查遗补缺。

更在主要的与青州不远的数条主道上,数十个便衣客商在路边歇脚,监视着州城的情况。

辎重营则在不停地烙饼和炒面,准备干粮。

按平时的规矩,山匪没有积粮,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丁一却不愿意骚扰乡间,他说这次行动也当作演习,所有一切,全按正规部队出发作准备。

而且清风寨地势较高且险要,防守器具完备,对方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军卒,这一场仗还不知道多少天能够完成,所以做再多准备都不算多。

传令兵跑来跑去传令,各部职官哨声不停,部队高效而守序,绝大多数都闷头赶路,几个月的操练,把军律刻到了骨头里。

这样的令行禁止,丁一不是很满意,不管打仗还是行军,最忌沉闷,沉闷时日稍长,队伍也就垮了,年轻人一旦消沉,再要鼓劲就不容易。

看看随侍一旁,低头不语的赵明诚夫妇,丁一想的是,要不要把神医安道全的那位红颜妓女李巧奴,拉入宣教司,做些出头露面的工作,这位女子不是安份的,来这儿没几天,便常常倚门笑看众军操演,时不时还与人打情骂俏来着。

只是这种人如何调教,还得再想办法,不能带坏了风气不是,这事等拿下清风寨,一定要做起来。

“将军,您的马!”亲卫牵来了一匹大马,郝然是史进之前的坐骑乌云盖雪。

丁一不喜下面人的自作主张,责备道:“这马,谁叫你们牵过来的?”

“禀将军,少华山军师朱武说史大郎有别的任务,暂时用不上,命我牵来送给将军!”

朱武刚来就小心翼翼,表示臣服,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其实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