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 指物为宝

佛门有九识、三十六大神通、一百零八小神通之说。

九识为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阿摩罗。

九识演化九大无上神通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漏尽通等,这些无上神通,修成一个,就对应着数个或十数个小神通,九识修成,便可洞穿无穷智慧,进化出金身,成就佛果,修成一两个容易,要全部修成,上亿人中,难有一个。

九识非有大智慧、大恒心者不能尽数修成。

在这九大无上神通之外,还有直达佛境,修成一项即可成佛的三十六大神通。

其中指物为宝歌诀是多宝道人所创,多宝道人师从三清之一的上清灵宝天尊,随老子(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出函谷,化胡为佛,身化释迦牟尼,坐镇中央娑婆世界教主,修成中央婆娑世界、指物为宝、掌中佛国、大雷音、八部天龙等诸多无量力,无量光,无量神通。

而指物为宝乃多宝道人成道之基,自然惊人。

此歌诀可指万物为宝,化一切有为无为,有灵无灵之物为仙家宝物,与掌中佛国、大日琉璃等诸大神通并列。

可惜,知易行难,此歌诀不过二十四句,颠倒颠来皆可成文,皆成道理,每种道理都能让修行者有所得。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到此歌诀者甚众,能用出指物为宝法术的亦多,但成道者几稀,没几个人真行修行有成。

丁一在修行道路上,踽踽独行,无有教师,无有友朋,靠的就是多思,多想,胆大,心细;

白素贞、阴冶平之类,虽说为师为友,有许多交流,但各有顾忌,隐瞒实多,颇不爽利。

在大明有一大批良师益友,可是自从穿越以来,都联系不到了,而且那些友朋,境界与丁一差距较大,连参考价值都很少,毕竟丁一穿越以来,进步一直很大,可以用飞一样来形容。

金牌一直很听话,但这种听话是建立在毛博士授意之上,隔着一层,毛博士又十分神秘,常常联络不上,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丁一想回家,不想跟着毛博士乱窜。

拍胸,叫出金牌,双眼里青光闪动,指物为宝发动,青光落在金牌之上。

货品被搬走,丁一特意交待诸军卒,站好岗,不得打扰,他要闭关。

丁一表情严肃,自怀里取出卷轴在手,缓缓展开。

卷轴上,星光闪耀,亦真亦幻,看不真切。

“哼!区区惑目之术,竟敢乱我心神!”

盘膝而坐,双手自卷轴上抚过,心里无想,无视,无听,抱神以静,以真气解构卷轴。

若非近来习南华真经有感,能取天地之精,化五色五方之气,丁一也没把握能够读卷轴。

无数璀璨光华自虚无中诞生,落在卷轴上方,与星光交映,鼓荡收放间,如同星河涡流,绚丽玄奇。

不停地激荡冲突,轰然一声轻响,星光与外来光华俱都流光四散,卷轴起于半空,悠然间,化作一道金色流光,沿着古怪的轨迹行走,在空中扭曲盘旋,组合成许多文字。

似乎感应到了变化,丁一方才睁开双眼,眸光里,那些文字不停跳跃,似与冥冥中的力量交通,时明时现,不肯安定。

丁一静诵南华真经,右手掌当空直立,喝道:“咄!”

周围场景突然一静,好象虚空里化出了一张网,兜住了这许多文字。

这些文字似有不甘,幻化出一尊佛陀,佛陀身后,是青碧色菩提宝树化作的伞盖,佛陀伟岸,一身指天,一手指地,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话音刚落,便是被丁一当头一指,佛陀一阵摇晃,又复化为虚无,文字如百鸟投林,顺着丁一手指,钻了进去,丁一皮肤不断起伏,好象有许多蚂蚁在不住爬行,好半天,方才消停。

入定中,那些文字幻灭,变成许多玄奥的符篆,细小如微尘,螺旋状来回扭动,又破灭,又重组,最后又复化为二十四个古字,落入丁一识海,镇在脑内。

默坐良久,丁一神念回归,意气通达,哈一声长笑,站了起来。

“指物为宝歌诀?好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