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风雨飘摇路

鸣凤天下 破月乌梭 2272 字 10个月前

“差不多吧。”陈宜中双目微阖,示意道。

“唉!本以为这一趟,能够和官家见上一见,没想到这一别就是永远?”文天祥双目黯然,神思游转之下,仿佛又是回到了往常时候。

曾经时候,他也是意气奋发,以为乃是人中之龙,尤其是当初在殿前科举的时候时候,更是得到赵昀钦点,被点为状元之位,更是被赠予宋瑞两字,可以说是相当说的重视。

只是后来,他因为不屑董宋臣的行径,将其视为一如高力士、赵高一般的佞臣,屡次上书劝谏赵昀,结过反而因此被贬,不得不转任外地,积累地方行政经验。

这一去,便是十年功夫!

“那贾似道呢?”

“贾似道?”

陈宜中冷笑数声,然后回道:“你也知晓。那太子对贾似道敬重有佳,将其视作肱骨之臣,凡是任何事情,都需要问过贾似道之后,方才会行定夺之事。得了官家宠爱,纵然北伐失败了又如何?他贾似道依旧傲立朝堂,任谁都怕他三分。要不然,为何吴老丞相以及赵尚书都被迫辞职?”

“这般糟糕?”

文天祥紧张起来。

任谁都知晓,这贾似道绝非诸葛亮、霍光一类贤臣,要不然为何会贸然开启对谁都不好的北伐,而且还打的一踏涂地。

而那赵璂更是脑瘫弱智之人,就连自己都无法料理好,又如何能够辨别清楚谁是贤臣、谁是佞臣?

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简直就是莫大的灾难。

陈宜中点点头,无奈道:“正如你所猜测的,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吴潜、赵希泊等人已经被赶出朝廷,那牟子才也已经被逼死,也就他位卑言轻,方才苟活至今,虽是如此只怕近日时候,那贾似道的报复也将会到来。

到时候,陈宜中可不觉得自己能够侥幸得存。

阴雨绵绵,江水涛涛,虽是狂风暴雨,一袭扁舟却漂泊长江之中,虽是被那浪涛掂起来摁下去,却始终不曾被淹没,依旧坚持着朝着岸边行来。

“来者可是文山先生?”

立于岸边,一位小厮一脸担忧的问道。

几人看去,这才注意到扁舟之上,正立着一个儒士,那儒士此刻正顶着风雨,吃力的摇动着船桨,试图靠近岸边。

见到有人询问,他立时抬起头来,眼神自渡口之处扫过,却露出了几分失望:“正是某家,只是你家公子呢?他为何不曾出现?”

“唉!”

那人长叹一声,回道:“还不是被这天气弄的,结果导致公子有病在身,故此未曾前来,为文山先生接风洗尘,若是有什么得罪的,还请原谅则个。”说着,他便取出一根绳索来,直接丢到那儒士之前。

“这倒也是,那你带路吧。”

那儒士也没在意,接住绳索然后用力拽住,这才确保船只不曾被江水冲走,好容易靠近渡口,方才跳出小舟。

“先生,今日雨急,莫要着凉了。”

那小厮将手中纸伞递出,但儒士却摆摆手,推拒道:“我已经沾湿了,拿之无用,还是你自己用吧。”指了指远处石阶,平静的说:“你在前面带路吧,毕竟我离开临安已有多年,只怕也不认识路了。”

那小厮见这儒士执拗无比,只好放弃劝说,领着儒士沿着石阶,一路走入了临安城中。

此刻乃是六月时节,正是梅雨频发的时候,城中的百姓为了躲雨,也没有在街上晃荡了,天上厚实的云层遮住了阳光,显得阴暗了许多,却是让这临安少了几分热闹,多了几分压抑。

走了约莫几刻钟,这儒士走到了一处宅院之前。

推开门,远处堂中早有人坐定,案桌上也摆满了吃食。

那人听到门开声音,不由的转过头来,见到儒士走进来,当即笑道:“宋瑞兄,终于等到你了。”

“陈兄,却是让你好等。只是你在临安这么些年,却是变得富态了许多。”文天祥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