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现在赤凤军发展的相当平稳,年年赋税皆有相当的增加,却也不需要另外开辟财源,不然的话反而会对内部安宁造成影响。
等到两人对话结束,宋子贞方才诉道:“我军尚且如此,那蒙古自然更严重了。但是主公,你也应该知晓那蒙古向来野蛮,因素来久居草原,向来不事生产,以劫掠钱财为生。如今之所以停止征战,不过是为了休养生息,但若是等到恢复元气之后,定然会某图再战!”
“确实!所以我等也不可掉以轻心,务必要做好警惕,知道吗?”
萧凤点点头,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位部长,让每一个人莫不是心中一震,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这些日子以来,他们相较于往常时候可要忙了许多。
为了方便生产,曾经的战事政策需要重新调整,而那些退役的士兵也需要经过培训,然后安置在地方之上,好发挥自己的力量,稳定当地的秩序和安宁。
这些事情相当繁琐,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
众位部长齐声回道:“我等明白。”
“你们明白就好。”
萧凤点了点头,又是看向了宋子贞,对这位曾经担任过史天泽,幕僚的家伙,她倒是颇为好奇:“那你觉得他们的目标会是谁?宋朝吗?”
“没错!主公,你也知晓这宋朝虽是号称百万禁军,但其中多是滥竽充数之辈,更因为军制混乱的原因,导致了诸多军阀出现,各自距地而守,彼此之间互不统辖,实在是导致宋朝北伐屡次失败的根源。”
这些年休息的时候,宋子贞也开始收集资料,分析着蒙古、赤凤军以及宋朝军制的不同,想要就此找出其中的根源。
也亏的他天性聪颖,却是找出了一些根源来。
“说起这军制来,也是昔日南迁落下的毛病。彼时中央禁军全军覆没,幸赖有地方军阀相助,那赵构方才在临安站稳脚跟,因为麾下并无多少钱财,为了拉拢那些军阀,自然只能给他们自地方征税的权利。若是战争年代倒也还好,但和平日子一久,这些军阀反而做大,为了维持自己私心,自然便要维持两国态势危险。这才导致北伐缕缕失败!”
虽说宋朝以文治闻名于世,但却并非那重文轻武的王朝,将官的待遇向来都是要数倍强于文臣,只是因为没有参政的权利,所以才导致了人们以为将官没有权利的印象。
但是宋朝皇帝又岂是愚笨之人,尤其是在外敌重重的环境下,又如何可能放弃武备?
要知道,历朝皇后可莫不是将门之女!
而这些将军彼此之间以义父、姻亲、结拜等方式,互相直接也结成了偌大的利益网络,也就此形成了偌大的将门,若是没有了这些将门支持,就凭韩侘胄、史弥远、贾似道等人,如何能够做到这种事情?
这些将门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自然不可能放任宋朝被灭,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道理他们也懂;但若是将敌人消灭了的话,皆是和平之下自己的利益必然会遭到削减,当然也不可能尽心尽力。
也是这般原因,方才导致历代北伐的失败。
萧凤对这一点也颇为认同,那宋子贞见萧凤一脸的赞许,更是感觉高兴。
“没错。但是眼下那贾似道却强行推动公田法。这公田法虽是一时间满足了朝中财政需求,但却触怒了那些将门。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只怕这些人会和蒙古暗中联系,给他们进攻临安创造条件。”
“进攻临安?他们打算怎么进攻?”
旁边的周处问道。
“依照我的看法,只怕是依循着海路!”
若是遭遇到外敌入侵,或许可以抵御一二,但若是要进攻的话,”“没错。但是眼下那贾似道却强行推动公田法。这公田法虽是一时间满足了朝中财政需求,但却触怒了那些将门。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只怕这些人会和蒙古暗中联系,给他们进攻临安创造条件。”
“进攻临安?他们打算怎么进攻?”
旁边的周处问道。
“依照我的看法,只怕是依循着海路!”
若是遭遇到外敌入侵,或许可以抵御一二,但若是要进攻的话,”
“主公,你当真打算南下,夺去宋朝?”
朱玉真双眸带着担忧,感觉眼前之人,和往日相处的那人变得太多。
萧凤不可置否,点了点头回道:“没错。毕竟就我军现在状况,若要谋求北伐的话,消耗实在是太过庞大,以关内的储备,实在是支撑不住,唯有夺下宋朝之后,方才有足够的赋税支撑北伐。”
“可是主公,那宋朝之内的百姓呢?”
听到这话,朱玉真不免露出几分哀伤,却是哭了起来。
萧凤无奈,只好解释道:“你也清楚,我北地百姓至今尚在鞑子铁蹄之下备受蹂虐,我若是不发动北伐,如何能够将其解放?这一点,还请你莫要在意。”
“那些都是我昔日的好友,我如何能够无视?”
朱玉真蓦地抬高声音,也惹来了其余几人异样的神色,尤其是段陵和宋子贞,虽是刻意扭过头来,却也没曾掩饰自己的轻蔑。
“朱姑娘。”
那宋子贞插嘴道:“我知晓你心软,但是莫非你以为就算是咱们不去进攻,他们就活得很好吗?莫要忘了那公田法!因为这恶法,不少百姓都流离失所,被迫背井离乡,来到了咱们临安城之内。”
“而且就算是我们不去,那宋朝也定然无法抗住蒙古进攻。那蒙古凶残至极,你也是有所耳闻,既然如此不如归入我赤凤军麾下又如何?”段陵也是劝解道。
听到两人诉说,朱玉真心情虽是好了一点,但还是带着抵触。
“但是你们如何保障,若是当真南下征讨宋朝,这沿路上当真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不会伤害到任何一位百姓?”
“这个!”
两人一时呆住,虽是对自家军队军纪相当自信,但这毕竟是两国之战,冲突一起之后,因为军队溃败所引起的烧杀劫掠,也是肯定会发生的,并不会因为任何一人而改变。
“不能!”
萧凤点点头,直接承认了下来。
那段陵、宋子贞也是一脸诧异,连忙劝道:“主公!您怎么能说这话?”
“这不过是事实罢了,如何能够掩盖?”萧凤神色平静,直视着那朱玉真,紧促的眉宇显得她特别的严肃:“但是你也应该知晓,若是不尽早北伐,彻底统一中原的话。那像之前的北伐还会继续发生,而且永远不会停止。”
为了夺回中原,宋朝发起的北伐也不在少数,但每一次都功败垂成。
赤凤军之前虽是赢过一次,但却并未达到彻底粉碎对方主力的战略目的,让那阿里不哥得以逃脱,并且以此为借口继续整顿内部矛盾,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
萧凤相当明白这一点,自然不可能轻易放弃。
“那你就可以以此为借口,针对南朝下手吗?莫要忘了,那些百姓也可能因此而死亡。”
“也许吧。但对我来说,这也许就是必要的牺牲。”
萧凤稍微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昔日战场之上的场景,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此凋零,全都是为了能够成就今日辉煌,对此她也只有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为了胜利,牺牲总是必要的。”
“也许你对的,但是我始终无法接受。”
沉默半刻,朱玉真自座位之上立起,一行人眼见着她从这里离开,也没有阻止。
待到其离开之后,萧凤心中暗暗叹息,“也许,这就是我们的不同吧。”,并未多么沉迷其中,她凝目看向了在场的众人,继续询问自己之前的问题。
“对于宋朝,你们有什么打算?”
“启禀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