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长安内势力盘踞,办钱庄赐名工商

鸣凤天下 破月乌梭 4569 字 10个月前

政务区,总理府。

将手上的报告放了下来,萧凤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杨承龙,问道:“开设钱庄?这是你的主意吗?”

“这个,其实乃是韩坤提议的。毕竟国库之中也没钱了,若要修复钢铁厂的话,也只有另寻他法。”杨承龙感到有些紧张,生怕萧凤不会答应。

“这倒也是。”

萧凤点点头,若有所思的说道:“只是关于这钱庄,你有什么想法?莫要忘了,若是这钱庄成立之后,可是会牵扯到大量的资金的,若是出现了什么差错,那可就糟糕了。”

杨承龙有些慌乱,连忙道:“这个的话,我还没有做好准备。”距离当初巴立名接受这事情的时候也才过去不到一天,他实在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好相应的准备,然而一想接下来的事情,他还是辩解道:“但是主公你也见到了,那些工人都开始离开了,若是不尽早弄好的话,只怕就迟了。”

“这个我当然知晓。”

萧凤目光锐利,好似要将杨承龙内心深处的想法给挖出来,口中也是毫不客气的诉道:“但是这钱庄之事,也需要有相应的监督,不是吗?要不然若是有人如同那王权斌一样,将钱庄之中的资金全都弄走,到时候又该如何?这些事情,都需要做好准备,明白吗?”

“这个我知晓。”

杨承龙心中虽是有些推拒,但也只好接受,谁不知晓自己主公行事作风强硬,向来不许他人置喙。

“关于这钱庄资金问题,我会让周处派人,负责监督此事。知道吗?”萧凤吩咐了一下,眼神挪开之后却有想起了一事来,问道:“对了,关于这钱庄的名称,你打算如何称呼?”

“这个,属下还没有想好。”

杨承龙神色微愣,感到有些尴尬,关于钱庄也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对于其具体的架构都没有,又何谈名称呢?

萧凤这个时候总算是笑了起来,说道:“既然没有的话,那就让我帮你们起一个名字。不如就叫工商钱庄吧。毕竟这钱庄乃是为了解决工业问题,将其称之为工商钱庄,也是理所应当。”

“工商钱庄?那就依照主公所说的。”杨承龙虽是觉得怪异,但也只好接受。

没办法,谁让眼前的女子乃是自己的主公呢。

领了命令,杨承龙立刻就离开此地,准备去筹备相应的事宜。

萧凤稍感轻松,稍微眯了一下眼睛,便将那在外面等候的王珂叫了进来:“你去将周处叫来,我有话要跟他说。”

“我明白了。”

王珂阖首回道,旋即来到财政部,将那周处叫来。

周处心中疑惑,手中虽是忙碌务必,但还是放下工作赶到此地之后,立时变向萧凤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主公,不知你为了何事找我来此?”

“周处啊。”

萧凤长叹一声,双眼之中透着几分忧虑,并未急着分派人手,而是直接问道:“国库之中的钱财还能够支撑多少时间?”

“启禀主公。若是在这段时间不出现问题的话,应该还能够支撑到明年七月。”周处虽是心中疑惑,立时将具体数据说了出来。

萧凤眉梢微皱,问道:“明年七月?不是应该明年十月吗?怎么变短了?”

历经数十年积累,国库之中不能说是多么充盈,但也不似往常那样捉襟见肘,足以支撑政府运转到下一年税赋缴纳的时候。为了防止出现如同宋朝那样的财政赤字,萧凤可以说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弄出祸端来,毁掉自己亲手打造的一切。

“这个,主要还是收到长安钢铁厂的影响,导致众多商家出现了危及,所以这个季度的税收相较往常时候,也下降了三成有余。”周处无奈的摇着头。

长安钢铁厂牵涉的人员实在是太大了,譬如董青的轴承厂,完全依靠着长安钢铁厂的收购,而起生产的蒸汽机、火车头、钢轨等等,也是确保铁路建设的重要来源。

这长安钢铁厂一旦出错,那波及到的可不只是厂中的工人。

“看样子,这钱庄之事是势在必行了?”

萧凤心中想着,脑海之中浮现出杨承龙所提出的建议,口中继续问道:“就没办法维持原来的样子吗?”

贯通所有州府的铁路,外加将县城和州府连接起来的马路,还有那华夏军改制方案,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若是在这个时候出现财政收入下滑的趋势,简直就是一个灾难,很可能导致整个计划彻底延期。

“除非增加税赋,否则的话是无法维持之前的财政收入的。”周处摇了摇头,见萧凤面露不甘起来,又是劝道:“而且主公你也曾经说了,永不加税。若是贸然开征的话,不仅仅会败坏您在百姓口中的名声,只怕还会导致那些商家逃走。他们本来就陷入困顿之中,若是在添赋税的话,不亚于雪上加霜。”

“哈。你说的这个我当然明白,当然不会这样做了。”

萧凤笑了笑,打消了周处心头的害怕。

她可不是那崇祯帝,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胡乱加税,如宋朝一样乱加赋税,根本就是饮鸩止渴,这萧凤也是明白。

萧凤将桌上的方案拿起,让周处接了过去之后,口中也是询问道:“只不过近日来杨部长弄出了这么一个方案来,你帮我看看有没有可行性?”

“这个,是关于开办钱庄的事情的?”

周处接过之后,只将眼睛扫了一眼,立时叫道。

萧凤点点头,诉道:“没错。关于这钱庄,你告诉我你有什么想法?”

“启禀主公,若是别的话倒也罢了,但若是这钱庄的话,只怕很难运转下去。”周处无奈摇头,嘴角之处透着酸涩。

“哦?这是为什么?”萧凤眉梢微挑,直接问道。

周处无奈道:“启禀主公,关于这钱庄之事其实也并不稀罕,一直都有人经营这桩生意。而在长安之内,则是以苏记钱庄、陈记钱庄、秦记钱庄为首。这三大钱庄将长安所有的生意全都垄断了。若要开办钱庄的话,只怕会惹动他们啊。”

“哦?这个的话,我倒是第一次听到。”萧凤眉心微动,露出几分好起来:“告诉我,这三大钱庄到底是什么来头?”

“苏记钱庄,乃是长安大族苏氏一族所开办的,而那苏澜、苏权便是出身该族,这么多年经营下来,可以说是枝繁叶茂、根深蒂固了。至于那秦记钱庄,则是——”说到这里,周处又是偷眼看了萧凤一眼,话语也稍微顿了顿,似乎有着什么难言之隐。

萧凤双目一睁,斥道:“则是什么?”

“这个的话,还请主公饶恕,属下不敢说。”周处露出几分迟疑来,似乎为之感到害怕。

萧凤凤目一愣,又是喝道:“说!”

“好吧。”

周处变得紧张起来,他一边看着萧凤的脸色,一边阐述道:“这秦记钱庄,乃是秦建、秦栋两人之子秦莽所创建的,他乃是当初发明了火车的秦锋之第,因为其身份原因,所以通过修建火车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的财富。而且这秦记钱庄背后,也不止是秦氏一族,尚有他人撑腰。也因此,所以这秦记钱庄势力最为庞大,寻常人根本不敢招惹。”

“他人?”

萧凤念了一句,脸上浮现出一丝凝重来。

根据周处所说的,很明显那其他之人,指的只怕就是指的旧部了,毕竟秦建、秦栋也是老资格了,虽然他们两个早就因为年龄原因而致仕,但工部、铁道部之内却多数乃是他们的旧部,甚至如今担任铁道部的秦斌,就是他们的子嗣。

周处吐出一口浊气来,继续介绍道:“至于那陈记钱庄倒是没有什么稀奇的,不过他的东家陈俊生,据我所知和民党党魁王轩走的很近,如今时候他甚至还打算竞选议员呢。”

“原来是这样?”

萧凤若有所思,心中则是感到咂舌。

“不过是数十年的时间,竟然就形成了这么多的利益共同体,看来若要兴建钱庄的话,只怕还要优点困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