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听见佛衣二字,便知是其宝贝,提着金箍棒就跳出来,坐主位的黑风熊见猴子面凶,弄阵黑风就走,那凌虚子测对着猴子,也看到他来,化云而去,只留下背对他的那秀士,被他一股打中脑袋而死。
主要的黑风熊泡了,猴子恼怒,将死活灵气散去,已现原形的白衣秀士提起来,捽做五六段。若放现在,猴子不仅犯下杀人之罪,并罚了侮辱尸体罪,判决的话,不可能逃脱死罪。嗯,猴子凶残,西游路上,可没少干这虐杀小动物,在侮辱其尸体的事。
打死了只是和朋友谈论两句,实则与此事毫无关系的无辜蛇妖后,孙悟空又在黑风山上转悠起来,终于找到了黑风洞所在。
见找到地方,猴子立即上去叫骂,黑风熊出来迎战,打了半日后,黑风熊不在理会猴子,虚晃一枪,回洞去写请柬了。
猴子叫骂,门也不开,只得回转观音禅院,与唐僧说了此时。唐僧立即絮絮叨叨起来,尽是埋怨。
猴子不忿,顶撞两句,并说自会替其找回袈裟,唐僧才闭嘴。
之后猴子再上黑风山,截获黑风熊写给金池的请柬,变成金池入黑风洞,想骗取袈裟,可信事败,被赶出了黑风洞。
猴子明显是打不过黑风熊,无法取回袈裟,便使出无赖手段,以观音禅院是她的信仰寺庙,赖上观音,必须要她解决这事,找回袈裟。
猴子想赖观音,却不知观音手段,只听观音道:“这猴子说话,毫无道理!既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怎来问我取讨?都是你这个孽猴大胆,将宝贝卖弄,拿与小人看见,你却又行凶,唤风发火,烧了我的留云下院,反来我处放刁!”
猴子见观音说出这话,便知她晓得这事前因后果,不敢再张狂,礼貌地道:“菩萨,乞恕弟子之罪,确是弟子之错。但恨那怪物不肯与我袈裟,老和尚便不肯上路,故此来拜烦菩萨。望菩萨慈悲之心,助我去拿那妖精,取衣西进,早日完成承诺也。”
观音皱眉道:“那怪物有许多神通,却也不亚于你。也罢,我看唐僧面上,和你去走一遭。”
猴子闻言,自然欢喜,拜礼谢恩不提,便请菩萨出门,遂同驾祥云,很快到黑风山。
到黑风山时,正好遇到来赴佛衣会的凌虚子,猴子饿鹰扑兔一般,俯冲而下,一棍将反应不急的凌虚子开了瓢。
然后猴子让观音变成凌虚子模样,自己变做一类金丹,给黑风熊吃下去,在其肚子里撒泼,被观音以紧箍收服。
黑风熊的下场,也如愿者一般,成了观音道场普陀山的守山大神,替观音看守山们。
观音带着黑熊回转南海,猴子打进黑风洞去,翻遍黑风洞,掘地三尺,却是没有发现锦襕袈裟所在。
“袈裟去哪里了?”孙悟空眉头大皱,跳到半空,四下观望,千里之内,全无袈裟宝光。
“如此,那老和尚必然不肯走路,还要唠唠叨叨个没完……”猴子心中很是烦躁,拘来土地、山神,一通拷问,都说没可疑人等来到附近。
眼见天色将黑,一筹莫展的猴子只得回转观音禅院,将袈裟失窃一事和唐僧说了,这回袈裟是真丢了。
不出所料,唐僧自然是埋怨不已,猴子愤然说了声,不找到袈裟不回后,直接飞走了。
上回说到孙悟空没没有带上金箍,反而对唐僧生出怨恨,这使得再次上路时,唐唐吃了不少苦。行至鹰愁涧时,马也被龙吃了,猴子去索要。
这鹰愁涧中的龙,不说大家也清楚,便是那西海老王三太子……没名字的小白龙马!嗯,话说排行第三的龙太子貌似命都不怎么样,东海龙三太子被哪吒揭鳞抽筋,西海三太子被骑十四年,受尽胯下之辱。,就不只北海与南海的龙三太子命运怎么样了。
闲言碎语到此为止,继续说猴子去向小白龙要马,只见他提金箍铁棒,抖擞精神,径临涧壑,半云半雾的飞到那水面上高叫道:“泼泥鳅,还我马来!还我马来!”
猴子喊话时,用了千里传音之术,水波震荡间,声音便传到了水底,吃饱喝足,正准备睡觉……嗯,潜灵养性的小白龙立即听到。
西游龙族窝囊,但毕竟是最尊贵的神兽,最是骄傲,小白龙听到有人叫骂索马,侮辱其是泥鳅,便按不住心中火发,现龙族法相,跃浪翻波,游出水面来道:“是那个敢在这里海口伤吾?”
“休走!还我马来!”行者见了小白龙,大咤一声,轮着棍,劈头就打,根本就没有给小白龙说话的机会。想来和唐僧一路,不断压抑杀心的他,打算将杀意发泄在小白龙身上了。
龙可不是吃素的,更何况是性格乖张的小白龙,见猴子说大就大,虽然修为悬殊,但却不认怂,张牙舞爪的迎了上。
一猴一龙在鹰愁涧展开厮杀,小白龙舒利爪,亮长牙,孙猴子举着金箍,眼放精光,噼里叭啦地打了起来。两个来来往往,战罢多时,盘旋良久,小白龙力软筋麻,便打一个转身,又撺于水内;深潜涧底,再不出头,对猴子的骂声,他也只布了个隔音结界,就不在管。
小白龙与孙悟空这一战,说明了一个道理,金箍棒就是一个垃圾,磕着就死,挽着就伤,挨挨皮破,擦擦筋伤,完全是东海龙王胡扯,只是想放猴子出龙宫而已。一个不成器的西海龙王三太子便能赤手空拳和手持金箍棒的猴子打那么久,四龙王上的话,又是在海里,一百个悟空也死了。
金箍棒被吹得神乎其神,其实也久那样,许多妖怪被打,其实也没什么事情,除非力量悬殊太大,一棍就能打死,这种妖怪,貌似也不能说是棍子之威,而是妖怪太弱。
骂了许久也不见白龙出头,猴子没辄,只得回见唐僧道:“师父,这个怪被老孙骂将出来,他与我赌斗多时,怯战而走,只躲在水中间,再不出来了。”
唐僧心说你问也不问清就一通乱打,万一打错了咋整?真是个冒失鬼!当然,这话也就在心里说,猴子没戴上金箍,可不能惹,便道:“不知端的可是他吃了我马?”
猴子道:“你看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不是他吃了,他还肯出来招声,与老孙犯对?”
唐僧腹诽,你站在人门前指着人鼻子骂,人家能不出来,而且你一上去就打,根本不给龙机会,全是主观臆断!
唐僧如今对猴子是敢怒不敢言,却是被逼成了一个闷葫芦,有什么好都喜欢憋心中自言自语,真是可怜。
唐僧愤愤不平一阵,突然开口挤兑猴子道:“你前日打虎时,曾说有降龙伏虎的手段,今日如何便不能降他?”
猴子受不得激将想,他打死白骨精,被唐僧撵走后,唐僧被奎木狼便成虎时,猪八戒按小白龙言的好言相求,猴子不理,骂他两句,他却上心了,不要脸的去救唐僧,还自己找借口是黄袍侮辱了他。唐僧本是挤兑嘲笑,但猴子见唐僧呛了他这么一句,他却发疯一般来了精神道:“不要说,不要说!等我与他再见个上下!”
骂已然无用,下水战龙则显无脑,猴子便使出翻江倒海的手段,把鹰愁涧这彻底澄清的无波之水,搅得似那九曲黄河泛涨的波。
清水被搅黄,上面巨浪翻腾,下面暗流涌动,水下的小白龙坐卧不宁,虽然筋酥骨软,但还是出来一战。
小白龙是在这等东边来的取经人的,想这猴妖来得奇怪,问其来历,猴子不答,只提棒来打,小白龙只得应战。
小白龙本就没力气了,勉强接了几棍后,便化做一水蛇逃命,往地缝里一钻,便会了鹰愁涧中。